萨利赫之死,与伊朗有关吗?

来源:中东研究通讯 2017/12/06 10:34:05 作者:武术传人

导读: 就也门问题而言,伊朗的参与或介入不能等同于沙特,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场沙特和伊朗之间的代理人战争。

多年来,作为阿拉伯半岛小国,也门常常被用作「失败国家」的典型案例。常年的动乱,使得人们认为也门将会走向崩溃。2014年底,也门内战的爆发印证了这一观点,使其变成了现实。

2017年12月5日,胡赛武装组织打死曾经的敌人和盟友萨利赫更说明了当前也门局势的混乱。

自2014年以来,也门内战是在有教派背景的胡赛武装组织与沙特支持的哈迪政府之间进行。也门国内冲突还使得胡赛组织与曾经的敌人前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建立了政治联盟关系。一时间,也门国内政治局势陷入到了混乱状况。

2015年3月开始,沙特领导的阿拉伯联盟对胡赛组织进行了多轮空袭,旨在帮助流亡政府总统哈迪重返也门政治中心萨那。以沙特为主的外部势力的介入标志着也门问题的地区化和国际化。因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舆论也似乎站在沙特一边。沙特及其支持的哈迪政府认为,胡赛武装组织之所以如此嚣张,多是受到伊朗的支持,因此胡赛组织是伊朗在也门的代理人。沙特等国的媒体在国际和国内也将这场战争描述成为抵抗伊朗在也门的影响力而战。

1

美军称军舰在胡塞组织控制海域遭袭与伊朗有关,随后伊朗向也门海岸派出两艘军舰保卫商船 图片来源:路透社

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渥太华大学托马斯 朱诺(Thomas Juneau)近期发表的文章认为,胡赛武装不仅仅不是伊朗的代理,而且伊朗在也门的影响力其实是高度边缘化的。也门内战爆发的根源是由其国内政治造成的,既不是国际代理人战争,也不是教派冲突。

也就是说,也门内战首先是一个国内冲突,它是国内不同政治派别为了权力而进行一场战争。具体来说就是,胡赛组织和萨利赫想要通过武力改变2011年「阿拉伯之春」后形成的政治格局:萨利赫想要重返国家权力中心,胡赛组织想要在国家政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而哈迪政府则不愿意让权力拱手让人。

那么伊朗在也门问题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伊朗与非政府武装组织

伊朗干涉的国家大体上有两种特征:不稳定和存在对政权不满的武装组织。就第一特征而言,伊朗非常擅长在中东动乱国家寻求有共同利益需求或者相似意识形态「合作者」。如在1980年代的黎巴嫩和2003年后的伊拉克,伊朗扶持和支持了黎巴嫩的真主党和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武装组织,这些组织均游离于政府。在不稳定的国家中,伊朗通常会选择那些对中央政权或美国主导政权不满的武装组织。这些组织不满的原因有很多,但本质上是因为他们被中央政治权力边缘化。如诞生于1980年代黎巴嫩真主党就是在黎巴嫩什叶派被基督教马龙派和逊尼派边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再如也门的胡赛武装组织,也符合上述特点。

另外,伊朗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并不一定基于其什叶派的意识形态,往往只要满足反对支持美国和地区敌对者(如以色列和沙特)的政权即可。这也是为什么伊朗会支持巴勒斯坦境内的哈马斯和反对以色列的圣战组织,甚至是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组织。

伊朗支持中东地区的非政府武装主要有以下几点动因:第一,寻求可以利用的地区「支点」,以此来对抗区域敌手,如以色列、沙特以及美国的存在;

第二,寻求参与当地国家内部事务的决策。为了能够找到具有话语权并「听话」的本土非政府武装组织,伊朗的策略是「遍地撒网,重点培养」。一开始与大大小小的本土非政府武装组织建立联系,给他们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持。通过评估后,再重点支持其中几个可能发展成本土有潜力的武装组织。如果在伊拉克,当什叶派教士穆克塔达·萨德尔(Muqtada al-Sadr)变得不那么「听话」时,伊朗于是就转向支持 「正义者联盟」(Asa’ib Ahl ul-Haqq)。

第三,为向盟友输送物资支持提供安全保障。如叙利亚就在伊朗向真主党提供武器装备时扮演了极大的作用,因为伊朗到黎巴嫩主要的方式就是飞机和陆地。这也是为何阿萨德政权的生存与伊朗具有莫大的关系。

第四,支持相同意识形态的非武装政府组织。如果黎巴嫩的真主党和伊拉克的 「正义者联盟」,均是伊朗的重点支持对象,因为他们与伊朗具有极为相似的意识形态。也正是由于伊朗的资助,他们才得以在当地国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胡赛组织的崛起

现代也门的中央权威从未强大过。1962年9月,也门北部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一举推翻了巴德尔王朝,建立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简称北也门)。也门南部人民于1967年11月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立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南也门)。两个脆弱的政治实体于1990年5月2日合并为也门共和国。

促成南北也门合并的是军人出身的原北也门总统萨利赫,他在位34年,通过维持国内各大政治集团间脆弱的平衡来管理国家事务。其次,还通过建立「庇护」网络获取忠诚,运用「收买」和威逼等手段进行统治,进而萨利赫在也门建立了「行政封建制度」(administrative feudal system),它是「盗贼统治」(Kleptocracy)和「财阀统治」(Plutocracy)的一种混合体。

因此,南北也门合并后,由于独裁统治,萨利赫政府也遭到国内众多非政府武装组织的反抗。包括南部的分裂主义势力以及北部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AQAP)。其中最主要的组织是来自北部的胡赛武装,该组织成立于1990年代初期。胡赛组织自称是什叶派伊斯兰的分支—栽德派,也就是五伊玛目。从教义来看,栽德派是所有什叶派分支中最接近逊尼派的一支。栽德派主要分布在也门的西北部,占到也门总人口的30—35%。

从利益代表来看,胡赛组织主要是代表栽德派利益,90年代开始,胡赛就在不遗余力地争取国内政治话语权,从而能够增加栽德派的文化认同、宗教权利,同时阻止瓦哈比在胡赛大本营萨达省的渗透。所以,胡赛组织的核心诉求不是寻求独立,而是想在其控制区域内获取更多的自治权。

胡赛组织与萨利赫政权的冲突始于1990年代,但真正爆发是在2004年,导火索是胡赛组织第一任领导被萨利赫军队炸死。从2004至2010年,双方进行了6轮交火,最终以西北区总司令兼第一装甲师师长阿里 穆赫辛(Ali Mohsen)放弃而结束交火。阿里 穆赫辛曾是萨利赫的亲密战友,但由于萨利赫想让其儿子继承总统之位,遂排挤穆赫辛,两人的矛盾于2000年开始恶化,所以对于萨利赫的指挥,穆赫辛也是「力不从心」。

一开始,胡赛和萨利赫之间的冲突还是国内问题,但随着冲突的推进,地区势力也被「拉」进来。从2004年起,萨利赫政府就指责伊朗在背后支持胡赛组织,进行政权颠覆。随着指责越来越多,伊朗的长期对手沙特于2009年,也加入了进来,开始打击胡赛组织。

到了2011年,由于地区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萨利赫政府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地步。在 「阿拉伯之春」爆发的背景下,在也门国内,萨利赫与穆赫辛和穆兄会分支也门「改革」集团(Islah)之间矛盾积淀已久,再加上胡赛组织的武装反抗,民众示威者很快就遍布全国。2011年11月,在多方商讨下,萨利赫同意辞去总统一职,但是仍然保留其所在政党全国人民大会(GPC)党首的职位以及传统势力的掌控权。自此,也门进入转型阶段,实行全国对话机制,副总统哈迪担任过渡政府总统。

2

2011年,萨利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图片来源:bbc.com

然后在过渡阶段,哈迪却无心进行对话,反而积极增强自身权力,挤兑异见者,无视胡赛组织的利益需求。经过近3年的谈判与对话,胡赛组织发现哈迪政府下的全国对话行不通,于是开始需求武力解决。

3

2014年9月,胡赛组织占领萨那 图片来源:bbc.com

2014年9月,胡赛组织占领萨那,也门内战爆发。由于胡赛武装的强势推进,哈迪在2015年1月只好暂时辞职,最后逃到南部城市亚丁,又重新恢复总统职位。内战期间,胡赛组织发现光靠自身力量很难真正对抗哈迪政府,于是就寻求与萨利赫势力建立联盟,共同对付哈迪政府。

4

也门内战中胡塞武装控制区 图片来源:参考消息网

随着胡赛—萨利赫联盟直逼南部,沙特坐不住了。2015年3月25日,沙特领导国际联盟对胡赛武装进行多轮空袭,一度「收复」亚丁,并逐步北伐。随着也门内战也被国际化,哈迪政府和沙特等国纷纷指责伊朗支持叛军,甚至认为胡赛组织是伊朗在也门的「傀儡政权」。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包括政府高层也加入指责行列,如美国资深参议员约翰 麦凯恩就指责奥巴马政府纵容伊朗在中东地区扩展势力范围。还有指责甚至认为,萨那已经成为自巴格达、贝鲁特、大马士革第四个受伊朗控制的阿拉伯首都。

 

5

伊朗被指责控制了萨那、巴格达、贝鲁特、大马士革四个阿拉伯首都 图片来源: osnetdaily.com

伊朗与胡赛组织

在过去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内,伊朗与也门的联系也只存在于北部的栽德派。在1962-1967年也门内战期间,伊朗曾对亲沙特的栽德派政权提供过极为有限的支持。内战以亲埃及的共和政权胜出,此后也门与伊朗王室政权保持紧张的关系。1978年伊斯兰革命后,也门境内的一些栽德派教士开始到伊朗库姆学习什叶派理论,其中就有现在胡赛组织的领袖阿卜杜拉 马利基 胡赛(Abdul Malik al-Houthi)以及他的哥哥侯赛因。有报道称,胡赛兄弟在伊朗的学习塑造了他们的政治观。

 

6

横幅从左至右:现任胡赛组织领导人阿卜杜拉·马立克·胡赛,伊朗革命领袖鲁霍拉·霍梅尼,胡赛组织创建人、前领袖侯赛因·胡赛,真主党创建人哈桑·纳斯鲁拉 图片来源:bbc.com

然而,尽管从1980年代开始,伊朗与也门有零星的联系,但直到现在也门都不是伊朗外交政策的核心部分。此外,也没有证据证明,在2004年冲突爆发前,伊朗向也门提供过支持。直到也门冲突爆发后,伊朗才开始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给予胡赛组织有限的支持。2014年以后,伊朗对胡赛的支持才开始有所增加,但完全没有达到一个显著的水平,仍然处于有限的状况。

为什么伊朗仅提供有限的支持?

受到伊朗支持非政府武装的固有路径影响,几乎所有伊朗敌手都将伊朗在也门的行为定义为颠覆政权,视为扩大地区影响力的把手。然而,伊朗的支持确实是极为有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也门是一个极度不稳定的国家,所以需要伊朗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方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第二,伊朗在也门的利益有限,相对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构建的「什叶满月地带」,也门的作用要小得多;第三,过多介入也门会使得伊朗陷入其中,难以脱手;第四,也门是沙特的优先考虑国,如果伊朗过多介入也门,会增加与沙特的冲突,这是伊朗不愿看到的。总得来说,过多介入的成本远远小于收益。

当然,尽管有限制,但伊朗也认为有限的介入是必要的。因为,第一,动荡的也门是外部势力介入的最佳时机,伊朗自然不能错过;第二,胡赛组织对中央政权的不满符合伊朗在本土寻求合作伙伴的要求;第三,更重要的是,也门哈迪政府受沙特和美国支持,均是伊朗的敌手。

由此也可以看出,伊朗和胡赛组织走到一起,并不是因为其什叶派渊源,而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反对现政府及其支持者。再者,即使是同属栽德派,胡赛组织的行为也曾受到其他栽德派武装反抗过。因此,也门冲突的核心是对权力的争夺。一切都是围绕权力而进行的。沙特介入也门更多的是要维持也门的权力平衡,战乱的也门对沙特也是一种威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伊朗的介入更多是一种「被动」。

7

2015年,沙特领导的国家联盟干预也门内战 图片来源:bbc.com

结论

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媒体和学界的影响,人们对中东问题理解出现了简单而粗暴的「二元论」、「代理人战争论」、「民主缺陷论」等等。其中最为明显当属前两种,很多人将中东的某个问题归结为教派矛盾,认为冲突的原因是由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立造成的。再如,很多人将利比亚内战、叙利亚内战以及也门内战简单地形容为代理人战争。就也门问题而言,伊朗的参与或介入不能等同于沙特,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场沙特和伊朗之间的代理人战争。

原标题:萨利赫之死,与伊朗有关吗?

责编:王馨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