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食物背后的经济战

时间:2017-10-14 10:43       来源: 东方经济观察      作者:  东方经济观察

粮食究竟有多重要?当你点下一个巨无霸汉堡搭配可乐的套餐准备享用时,或者晨起品尝一颗进口猕猴桃时,可能已经忘记了,看似随意的食物抉择,背后的故事,并非像吞咽动作那么简单轻快;它甚至是颇为苦涩,让人难以下咽的。

一本书读懂食物背后的经济战

粮食究竟有多重要?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拉吉·帕特尔博士的作品《粮食:时代的大矛盾》中,他通过大量颠覆惯性思维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世界食物体系背后的逻辑。从个人的小小餐桌到世界粮食生产体系,从农民、食品巨头到沃尔玛超市,这幅宏大的图景,被这位曾经在世界银行工作过的智慧学者完整描绘出来,继而反思我们每日摄入的食物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和经济斗争。

生产者的哀鸣,粮食商业化是反人类行为

现代社会食物主题的叙事,在大银幕和书中并不罕见。2006年,美国一部著名的纪录片《黑金》,详细描述了咖啡产业中的各个角色:从肯尼亚咖啡农,到纽约、伦敦的咖啡期货交易市场,再到咖啡上游产品的供应商等几个角色,揭露了以咖啡为代表的不平等贸易。除了这部电影之外,2005年的 《我们喂养世界》,2009年的《食品公司》等也反映了类似的问题,充分批判了商业社会对农业市场造成的巨大影响。

正如《黑金》《我们喂养世界》等纪录片所再现的那样,《粮食:时代的大矛盾》(以下简称《粮食》)强调,农业商业化给农民带来的痛苦是致命的。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各地的农民遭遇价格垄断,被垄断公司夺取利润,后果就是世界各地农民自杀事件频发。

为什么看似公平甚至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协定,或市场全面放开的行为,会导致农民自杀?书中用几个案例作了详尽解释:

在我们的邻国印度,农民自杀现象颇为突出,而这些自杀的人有一个共性:债务逼迫所致。研究表明,在马哈拉施特拉邦,86%的农民由于负债自杀。原因何在?简言之,在印度的自由市场改革之前,自由市场和政府援助结合的情况下,有政府帮助指导种植,农民们的日子还算好过。但改革之后,农民收入反而下降了百分之二十。

另外一个极端例子是韩国农民李耿海的自杀。2003年,世贸组织在坎昆举行会议时,李耿海爬上护栏用小刀当众自杀,并高呼“世贸组织不给农民活路”。李耿海有想法有文化,毕业于农业大学,通过辛勤努力实现了开设农场的理想,被韩国政府授予“农村领导者”称号。然而,韩国政府取消对澳大利亚的牛肉限制导致牛肉价格下跌,为了偿还贷款,李耿海不得不卖掉牛——最后连农场也失去了。

在墨西哥,特产植物玉米种植受到贸易自由化的重创。在墨西哥生产玉米的成本远远高于美国——因为美国对玉米进行补贴,使得价格变得低廉。当他们加入北美贸易协定时,价格趋于一致,玉米在墨西哥变得比从前便宜,但墨西哥农民也只能违反供需规律继续种植玉米甚至提高产量——没有资金、技术和销售网络的支持,只能继续选择最简便的方式,接着栽种赔钱的玉米。

最后一个例子来自乌干达的咖啡种植人员:他们生产着雀巢的咖啡原料,却只吃得起番薯、豆子和香蕉泥。与墨西哥农民同样的是,他们只能选择要么种植,要么饿死。咖啡原料的卖出价格,从起价二道贩子的14美分/千克,到运到首都的26美分/千克,经历挑选、分级确认,到达伦敦时,成本已经升至1.46美元/千克——磨碎后更高,达到原价的200倍。但雀巢却不愿提高一点咖啡的成本价,因为他们能轻易地在越南找到同样的咖啡来源,根本不惧怕原材料的丧失。同样的,埃塞俄比亚农民也在与星巴克做着斗争。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已经明白,导致农民自杀的罪魁祸首是谁——可能就是那些我们每天打交道的食品、饮料巨头,也可能是常常出现在新闻上声名显赫的“贸易组织”。

一本书读懂食物背后的经济战

胖不是你一个人决定的,消费者自由日益消失

人们常常会以为,选择什么食物,完全是因为个人口味决定的,可乐、牛奶、茶、汉堡、披萨,或是快餐、大餐,一切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口味运转。但是我们忘记了现代生活的特性:每天被电视广告包围着,你早已分不清何为自己的选择,接受媒体轰炸式传播后的暗示,开始尝试一样貌似美味的食物很容易,但是到需要戒掉它的时候,人们已经分不清,这种损害健康的食物是如何在你的味蕾扎根成瘾的。

有趣的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背后甚至藏有一些“历史梗”,食物的命运是由伟大人物的个人行为决定的。《粮食》中提出,改变人类食谱的一个重大动力是战争,比如美国人都爱喝的可口可乐,其实是在“二战”中形成的消费习惯。这并不是因为公司营销,而是因为——当年马歇尔将军竭尽全力地确保可口可乐在美军驻扎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地买到,不但促进了它在军中的销售,也带动了它在全世界的生根发芽。

而另一方面,在消费者内心扎下食物的种子,大型食品公司在战争中的强力营销功不可没。巨无霸汉堡的生产就得益于过去战争中罐装肉类技术的发展,而如今,像汉堡王这样的企业也在打爱国主义牌,甚至在伊拉克巴格达机场驻点,欢迎活着回来的士兵,为他们提供免费汉堡。在经历了战火的情况下,谁能拒绝这样丰盛的食物?

大型组织对农业生产者的迫害,同样也存在于对消费者的控制中。比如墨西哥,整个国家的肥胖率曾因为北美贸易协定而大大提高,罪魁祸首是谁?——北美贸易协定实施之后,高热量食品引进的增加(价格也便宜),让墨西哥人的肥胖水平陡然上升,而且调查显示,越是接近北美边界的家庭,孩子体重超重的可能性越高。

大型自助超市的诞生、设计和经营,更成为控制人们肠胃的重要环节。超市管理调节着食品产业各个更小的领域,比如代理商对种植户的管理,或经销商对代理商的控制。“超市的一个决定就可能会使得南非最贫困潦倒的农场工人丢掉工作,抑或改变危地马拉咖啡种植户的命运,或是影响泰国梯田之上稻谷的产量。”

超市对消费者的控制更是无处不在:看似自由自在的开架式选购却暗藏着迷宫一般的走向,服务员被要求不能帮助顾客挑选商品,货架摆放、灯光甚至背景音乐都在指向“买买买”,仿佛消费者不带点东西走,就是天大的罪恶。

反对已经固化的食物秩序,粮食也要通往自由之路

在以上的故事叙述中,开放自由贸易与守卫自己的家园似乎成为威胁普通百姓生存的悖论,也是当今世界人们常常面对的生存难题。此时我想起美国农学家富兰克林·金教授在百年前所著的游记 《四千年农夫》 中的话:“西方人应该停下来,反思我们对农业本质和原则的理解”(而他的建议是西方人应向中国、日本和朝鲜的小农经济取经)。恢复小农社会和社区组织,确实是西方不少社会团体的努力目标。

以巴西的MST运动为例,这是一个包括了自我教育和民主自治的农业社区项目,被语言学者乔姆斯基称为“最重要的社会运动”。他们拒绝被政府或产业攫取土地,自行种植差异化的农产品售卖,被称为“通往自由之路的实验”。

另外,对于城市普通居民而言,《粮食》这本书也建议人们清醒思考:食物是由自己选择的,在超市选取食物时践行挑选和自主,尽量自己下厨做饭,支持本地农业,努力摆脱商业巨头的控制,这样才能保持真正的健康与自由。

不就是吃个饭,有这么复杂吗?读完这本书,可能你会这样问我。

是的。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了解或不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同样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吃自己爱吃的食物。但请不要忘记,这个地球上不发达地区种粮食的农民也同我们一样,在辛勤的岗位上渴求一份生存的机会。但不同的是,他们依然受着严酷的剥削和压迫;也不要忘记是什么塑造了我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正是你热爱的那些垄断的大食品公司、跨国商业组织以及大型连锁超市。

当你读完食物背后隐藏的故事,读完粮食与我们,与他们,与超级食品巨头,与整个世界贸易体系关联的故事,也许真的会改变未来你对食物甚至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原文发表于《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