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美国的都“完了”,亲华的杜特尔特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李逸博 李浩然 时间:2016-12-02

5f503cff-ba25-4daa-8a2e-e7f76bba6415.jpg

前段时间,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先是怒骂奥巴马“你可以见鬼去了,下地狱吧!”并郑重表态美菲军演在他任期内是最后一次,“最终可能在我任内与美国分手”……刚刚骂得奥巴马拂袖而去,立即就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于10月18日至21日成功访华。

可是一转身,杜特尔特就差点遭遇国内反政府武装土炸弹的袭击。

而在这次利马APEC峰会上,杜特尔特跟中国领导人又聊得火热,“愿意永远像兄弟般的与中国做朋友”,并在11月23日表示还会访华,把感情再加深一下。

未曾想之后又差点遇刺!其总统府车队11月29日遭遇炸弹袭击,所幸这只是老杜的“先遣车队”,包括7名“高大壮”的保镖在内的9人受重伤,老杜再次躲过一劫。

虽然这两起事件都有菲律宾国内某组织及时站出来宣称负责,但这也太巧了吧!

刚跟中国套近乎,刚跟美国翻脸,袭击就来了。阴谋论地去揣测下,不禁怀疑这些不起眼的组织会不会是在为背后的某种势力“挡刀”呢?

毕竟,杜特尔特可是得罪了“老大”美国。

很多人也开始为这个美国眼中的“独裁者+叛徒”担忧了,甚至猜想“杜特尔特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遭遇暗杀和政变的领导人呢?”

从历史来看,二战后世界各地发生了数百次的军事政变,美国在这些政变中多次扮演“临门一脚”“制胜一击”的重要角色,上演了策动别国政权变动的一幕幕“顶级暗战”。

这个自诩为“世界警察”的国家,时不时地在别人家后院搞搞政变,甚至直接发动一场战争,把世界搅得鸡犬不宁。面对着“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战争场面,还不忘轻描淡写提一句“为了自由和民主”。

这一点不光被世界上爱好和平和正义的人们看得清清楚楚,连美国民众也主动跑出来打政府脸了。

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新闻撰稿人史蒂文.金泽就专门把美国“一言不合就搞政变”的罪行编成了一本书——《颠覆:从夏威夷到伊拉克》。他认为,推翻外国领导人这种高危而又卑鄙的行动,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涉及的地方如此之多,离本土如此之远,在现代历史上,除了美国,找不到第二个国家会这么干。

美国曾红口白牙“振振有词地加以否认”介入伊朗、危地马拉、智利及大大小小的各类政变,然而几十年之后的解密文件却证明,美国政府确实是这些政变的幕后黑手。

1

被美国参与赶下台的领导人并不全是所谓“践踏民主和自由的独裁者”,他们之中其实不乏充满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假若是被本国民众轰下台了,那或许真的是暴君,而被美国政变搞下台的更可能是个殉道者。

先来说说伊朗首相摩萨台。摩萨台是一位大器晚成的领导人,年届七旬才“临危受命”当上伊朗总统

1721112897.jpg

图为伊朗前总统穆罕默德·摩萨台,1951年至1953年出任伊朗首相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50年,伊朗人要求把英伊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的呼声达到了一个高点。

伊朗的大部分石油开采地位于波斯湾沿岸地区,开采出来的石油由英伊石油公司出口到英国。

英伊石油公司,顾名思义,本来是一家英国和伊朗合资的公司,但经营多年之后伊朗人才渐渐发现,有着殖民传统的英国其实一直在吸伊朗的血,虽然明面上伊朗占有20%的股份,但傲慢的英国人从不给伊朗看账本,英伊石油公司所得的利润几乎全部都回到了英国人的口袋里,伊朗人拿的只是零头。

凭什么你们吃肉,我们只能喝汤,用的还是我们自己的资源。

于是,伊朗人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发出呼声:我们要将石油收归国有!

这瞬间就点燃了伊朗人的民族情绪,茶余饭后、大街小巷,妇孺老幼每谈及此事便愤愤不平。

群龙无首可不行,得有一个能力强而又不向英国殖民者妥协的人来领导。

人们马上想到了摩萨台!

1671008716.jpg

他跟英国殖民者一直对立,还因反抗英国人而入狱过,政治背景和领导能力更是没的说。

于是,摩萨台1951年被伊朗伊斯兰议会任命为伊朗首相。

虽然摩萨台已经没了年少时四处鼓动政变的那股犀利,变得沉稳而睿智,但他对英国人的无比愤恨依然未变。在他看来,英国殖民者继续操纵着伊朗的经济,国家就无富庶可言,伊朗永远都是殖民地!

于是,一上任几乎没做过多思考,他就签署了将英伊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的法令。

不仅这样,他还下令切断了与英国的一切联系,以后坚决不在一起玩耍,对殖民者“零容忍”。

这让摩萨台一夜之间涨粉数百万,成了伊朗人的“民族英雄”。

未标题-1.jpg

摩萨台于1951年被评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评选语是“中东地区第一个当选者,民主选举产生且深得民心的伊朗总理。”图为当期杂志封面。

就这样,英国人庞大的蛋糕被硬生生切走了一块,还被踢出了门外,恨得咬牙切齿,立刻把摩萨台写进了黑名单。

那时候刚刚经过二战洗礼的英国还没有从残破中恢复过来,“日不落”帝国脾气大归大,但实力已经一落千丈。

但作为英国的大哥,美国坐不住了,伊朗如此嚣张,这不是在打英国小弟的屁股,而是打了美国大哥的脸!

为避免摩萨台政府滑向当时的苏联,美国当即决定,拨款100万美元用以“采取任何可导致摩萨台倒台的办法”。

美国人还找来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孙子克米特·罗斯福,这位公子显然很喜欢刺激性的工作,马上飞赴伊朗,坐镇指挥。

克米特·罗斯福在伊朗做起了“散财童子”,100万美金的活动经费基本都用在了散布假消息、污蔑摩萨台、煽动公众骚乱和部落动乱、雇佣恶徒假扮左翼的图德党人上街滋事上。

此外,他还秘密地和伊朗军官勾结,鼓动他们发动政变。

而参与政变的伊朗军官以扎黑迪和卡尚尼为首,这两位却都是贪污腐化的货色。

在上述冲击下,议会议员和内阁成员分崩离析,美国策动的大型示威席卷各地,一些被收买的部落成员也准备支援政变,本来就多种势力交织的伊朗内部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更为关键的是,伊朗国王及其代表的贵族集团也很不满意摩萨台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贵族权利、箍住自己大腿的政策,借这个机会也欣然接受了美国的“帮助”。

伊朗本就是一个布满缝隙的蛋,被大头苍蝇这么一盯,便彻底乱了。

1953年8月19日,一群高呼支持国王的“群众演员”兼“保王派”沿着德黑兰的大街游行,他们真实身份是德黑兰贫民区的职业流氓,上街闹事拿到的报酬是由中情局现金支付的,演技好坏直接决定了演完能拿多少钱,所以格外卖力,一边游行一边打砸抢烧,沿途袭击了支持摩萨台的国家广播电台和其他机构。

与此同时,几支军队包围了摩萨台的官邸,并迫使他投降。

接下来就可以想象了,在美国的干预下,摩萨台被判犯有叛国罪,一直被软禁至死。

未标题-1.jpg

如果要问为什么伊朗人现在跟美国这样势不两立,仇恨的种子就是从那时候种下去的。

伊朗人心中的英雄摩萨台被搞下去之后,国王巴列维控制了政局。巴列维国王是美国人的好朋友,经常与美国高官打网球、吃饭,谈笑风生,访问美国时也受到了明星般的热烈欢迎。总之,在美国人眼里,巴列维就是伊朗,伊朗就是巴列维。

可伊朗人并不这么看。

摩萨台政府被推翻之后,巴列维是在美国人簇拥下回国的,美国的石油公司也名正言顺地进入到伊朗,成千上万的美国军事人员和工人涌入伊朗。石油出口换回的收入除了进口军火,就是建造一些华而不实的建筑,在伊朗这个拥有丰富能源的国家,许多农村却没有电,甚至首都德黑兰都经常断电。

在巴列维时期,国王就是一切,议会变成了摆设。

伊朗民众回想摩萨台时期,再看看现在,真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让老百姓更加痛恨颠覆掉摩萨台政府的美国。

时隔25年,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美国阴谋推翻摩萨台这一事件成了伊朗人反美示威浪潮的强大号召力,时至今日摩萨台仍是伊朗历史里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

伊朗也算是中东地区很有影响力的大国了,领导人都能被美国通过政变颠覆掉,而同样作为大国的巴西一旦“触怒”美国,比起伊朗好不到哪里去。

巴西1961—1964年在任的古拉特总统上任伊始就暴露出自己的“雄心”:实现炼油国有化和石油进口由国家垄断、土地改革、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

78098616.jpg

时任巴西副总统的若奥·贝尔希奥·古特拉于1961年8月应邀率巴西贸易代表团对中国进行访问。古拉特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巴西国家领导人,也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南美洲国家领导人。图为毛泽东在杭州会见古特拉。

这在美国看来简直就是威胁,炼油国有化就是断了自己的财路,而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密切就更是造反了。

于是,1964年美国鼓励和支持巴西军人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古拉特,还给这次行动起了一个极具美国特色的名字“山姆兄弟”行动,古拉特逃亡到了乌拉圭,在1976年离奇死于“心脏病”。

2

大国尚且难以独善其身,小国就更不用说。

比如得罪美国的危地马拉,很多人对这个国家几乎没什么概念,那是一个位于中美洲的小国,一直以来在世界上默默无闻,很容易被遗忘,唯一能用来刷刷存在感的就是香蕉了,因此有个绰号“香蕉王国”。

1415167334.jpg

就是这样一个小国,也曾让美国感觉到了威胁的存在,想方设法踩了一脚,这让危地马拉至今没缓过来。

惹怒美国人的是危地马拉当时的总统哈科沃·阿本斯。

未标题-1.jpg

图为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1951年至1954年担任危地马拉总统。

阿本斯凭借自身军方背景和出色能力,在1950年的危地马拉总统选举中,以65%的高票当选,那一年他只有37岁。

军人的硬气加上年轻人的桀骜,使阿本斯成为一个极其强势的总统,从他当时的照片也能看出那充满威严的脸上写满了不可侵犯。

阿本斯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就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气:把危地马拉从一个半殖民地经济和半独立国家变成一个经济独立的国家,把危地马拉从落后国家变成一个现代化国家,开拓一条最大可能提高危地马拉人民生活水平的道路。

那么是谁在这里搞殖民,是谁控制着危地马拉的经济?阿本斯把矛头直指危地马拉经济独立背后的障碍——美国。

别把危地马拉真当成是你家后院!

一开始,美国人虽然意识到那是在说自己,可并没有太当回事,这个蝼蚁一样的国家难道真敢“蚍蜉撼大树”?

然而,没让美国人等太久,阿本斯就刷出了存在感,他大刀阔斧地进行国内改革,祭出了自己的“三板斧”: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阵营拉近关系、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这可让美国人坐不住了,“三板斧”在美国看来都是向自己劈来的:

土地改革针对的就是美国在危地马拉“臭名昭著”的三大垄断公司——联合果品公司、中美洲国际铁路公司和危地马拉电气公司。

他们在危地马拉圈占了大量土地,奴役当地劳工,控制着80%以上的铁路、发电和香蕉出口。

新政策让他们不再享有任何额外的、可以从当地揩油的机会,并且圈占的土地要全部被政府征收,返还给农民。

而阿本斯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密切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在当时冷战的背景下,美苏两国时不时的秀秀肌肉,拿对方的小弟见见血也是常有的事,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亲近共产党的危地马拉就意味着投靠了苏联,在美国后院放了火。

阿本斯也用实际行动让美国看到了他脑后的“反骨”,在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之时,阿本斯“任性”地撕毁了前任总统协助美国出兵朝鲜的承诺,拒绝派雇佣军支持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出兵朝鲜,并斥责美国是“霸权主义”。

大哥忙着打架时不去助阵也就算了,竟然还反戈一击,否定了大哥的正确性,危地马拉是苏联马仔确凿无疑了!

这哪是一根香蕉,分明就是顶在脑门上的一杆枪!

其实,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当年苏联人并没有把危地马拉当做反美桥头堡的打算,阿本斯亲近社会主义只是为了获得下层民众和工人阶级的支持来斗地主,而反对美国霸权也只是出于对美国在本国殖民的厌恶。

可恰恰是在冷战这种背景下,阿本斯所寻求的民族独立成为了一种威胁,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写道:“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在冷战的紧张对峙时刻,这种独立和勇敢是一种不可原谅的‘罪行’”。

为了不让危地马拉成为拉美诸国挑衅美国的榜样和教材,作为蓝色阵营大哥的美国还是得清理一下门户,于是美国人又开始策动了。

首先,宣布危地马拉被共产主义渗透了,对其进行封锁。

然后,无数的军用飞机驶向危地马拉这个小国,他们都去执行一项共同的使命——不是轰炸,而是撒传单!

控诉阿本斯政府“罪行”的传单漫天飞舞,笼罩了香蕉国的上空。

同时,美国又派“散财童子”去收买和拉拢一些被阿本斯打击过的地主和军阀,在军队内部制造混乱。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美国也不忘武力威胁一下,轰炸了政府军队驻扎的城市。

不得不佩服美国强大的执行力,在从空中到地面全方位地捣乱了一番之后,危地马拉人民大混乱,军队瓦解,阿本斯被迫下台。

最后,美国马上终止武力,扶持忠于自己的傀儡阿马斯上台,为了回报美国的“大恩大德”,阿马斯一上台就推翻了阿本斯的全部政策,危地马拉半数以上的石油产区又回到了美国人手中,三大垄断公司又拿回了自己的圈地,危地马拉下层人民又没了地。

看着好像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可是,危地马拉实现民族独立的机会没了,被美国折腾了一番之后,到现在国内能拿得出手的仍然只有香蕉了。

同样是位于美洲,智利前总统阿连德更悲催,在只是参与竞选、还没上台时就吸引了美国人的注意。

未标题-1.jpg

图为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1970年作为人民团结阵线的候选人当选为智利总统。

因为他好像从一开始就具备了被美国颠覆掉的一切特质:

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把智利打造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他在1952年正式开始参加总统选举,起初只是一个拥有5.5%支持率的“酱油党”,然而1958年他再次参加竞选时,支持率就排名第二了,依靠个人魅力涨粉数百万,影响力爆棚。

他虽然两次竞选总统皆告失败,但他是“打不死的小强”,不选上总统决不罢休。

面对出现在后院的这样一颗冉冉上升的宣传共产主义的政治新星,美国是要坚决扼杀在摇篮中的!

未标题-1.jpg

图为阿连德与智利群众。

当阿连德1964年再次参加总统竞选时,美国人敏感的神经就被挑动起来了,“必须密切关注阿连德的选举活动”。

然后,他们把在美国总统大选中所有“损人利己”的智慧一股脑儿应用到智利总统选举中。

他们精选了亲美的弗雷作为扶持对象,并组成了一支秘密的“竞选团队”暗中帮助弗雷塑造形象,争取人心。

为防止弗雷的选票被分散,也不惜撒钱贿赂一些“酱油党”放弃竞选。

继续撒钱,向智利的一些青年团体、农民组织、贫民窟居民协会等提供所谓的“援助”,说服他们投票给弗雷。

然后,一定要踩阿连德一脚!

美国人充分利用起报纸、电台、电影、宣传册、海报等等媒介抹黑阿连德,连中情局的人都做起了智利总统选举的宣传活动,很多“群众演员”声泪俱下、喋喋不休地控诉阿连德的恶行,电视频道每隔20秒就播放一群人高喊反对阿连德当选的口号,连带着播放共产主义害人害己的宣传片,就像“吸烟有害健康”那样随处可见,营造出一种一旦阿连德当选整个智利就会跌入深渊的场景。

钱没有白撒,口号没有白喊,效果还是有的,中情局和美国政府欣喜地发现弗雷还是一个可以扶起来的傀儡,他最终成功当选了。

但正所谓“神仙也有打盹的时候”。

在1970年的总统选举中,美国总统尼克松刚刚上台不久,对智利的政策还没有成熟,当时也忙于应付越南和中东局势,没太关注自己的后院,阿连德就这样在美国的眼皮底下再次悄悄崛起了,一举赢得了总统选举。

美国人这时还是没有表现出过多惊讶,以为阿连德沉寂了那么多年了能够学乖一点。

然而,“打不死的小强”怎么可能随意更改信念。

阿连德上台之后,心中那股酝酿已久的“洪荒之力”终于有了一个喷薄的出口,先是祭出了大招,无非就是普通民众很喜欢,却容易惹怒美国人的:铜矿资源国有化、没收闲置土地进行土地改革、反对殖民者维护国家独立。

反正惹怒美国人不是一两天了。

不仅这样,阿连德政府还跟古巴恢复了弗雷时期断绝的外交关系,甚至还跟“反美斗士”卡斯特罗过从甚密。

未标题-1.jpg

1971年年底,古巴总统卡斯特罗在智利进行了3个月的访问。图为阿连德与卡斯特罗。

看到打压这么多年的阿连德没有丝毫长进,“世界警察”美国也该再跑出来维持下秩序了。

于是,美国又拿出了上百万美元作为反对阿连德势力的活动资金,收买了很多军方的高官。

军方发动了政变,步兵冲入总统府,战斗机向总统府投递炸弹,阿连德走投无路,举枪自杀,自杀用的枪上则刻着“送给我战斗中的朋友和同志,菲德尔·卡斯特罗赠。”

3

当然,还有一些领导人是被美国扶持上台,后来成为“叛徒”又被赶下台了。

最典型的就是南越的吴庭艳。

1955年,美国通过扶持吴庭艳发动政变,推翻保大皇帝建立南越政权,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为了帮助南越更好地发展,而是出于遏制苏联作为老大的红色阵营的扩张,跟胡志明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对抗。

本来就有反共热情的吴庭艳为了讨好美国,把自己的反共热情更加深了一步,由此赢得了美国政界的赏识,成为当时代理人的最佳人选,由阮朝的首相上位成为南越的第一届总统。

未标题-1.jpg

图为南越第一届总统吴庭艳

可这个总统一上台,就变得让美国人不认识了。

吴庭艳长期生活在崇尚天主教的官僚家庭,身上带有浓重的独裁和官僚气息,认为南越应该由地主、官僚和少数的知识阶层以及天主教徒来统治,其他的阶层都是可有可无的废柴。

比起当总统,吴庭艳其实更想要帝王式的专制统治。

有了以上这两种想法,不把普通民众踩在脚下才怪呢!吴庭艳也瞬间成了一个“暴君”。

地主、官僚集团及天主教徒获得了大量的特权,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和佛教徒却成了一个个垫脚石。

跟吴庭艳沾亲带故的人都“鸡犬升天”,吴氏家族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舆论和情报机构,甚至是国家机构。

于是,出现了“暴君”统治下该有的一幕:苛捐杂税、农民失地、民不聊生、白色恐怖。

南越人民称“这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美国人一看傻眼了,吴庭艳这小子竟然还有两副面孔!这简直就是扶持了一个法西斯式的暴君。

未标题-1.jpg

再这样搞下去南越政权就自己玩死自己了,还怎么跟北越对抗?

美国人立刻跟吴庭艳进行了“友好的沟通”,要求吴庭艳进行改革,扩大统治的基础,再这样搞下去就完蛋了!

可吴庭艳竟把“美国爸爸”的话当成了耳旁风,他太高估自己,认为美国人少了自己不行,更甭说把自己抛掉不就是在打美国自己的脸么?

吴庭艳依旧特立独行着,对美国随后的一系列施压和警告都置若罔闻,甚至还不忘还击一下,给美国人也施施压——吴庭艳派弟弟吴庭儒去跟北越的胡志明秘密会晤,探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其实就是让美国吃吃醋,别逼自己太紧了,也告诉美国,咱还有退路,少了你照样玩得转。

就这样,美国还是忍了,认为吴庭艳在南越的地位无可替代,自己选的代理人,含着泪也要扶持下去。

由于长期遭受虐待和歧视,南越的佛教徒开始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这些在吴庭艳看来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于是采取了高压政策,枪击游行示威者,一名年近七旬的佛教僧侣还在美国记者的摄像机前自焚了,暴行震动了全世界。

美国民众还有世界人民纷纷谴责吴庭艳政府的暴行,顺带着肯定还要谴责最强大的幕后黑手——美国。

美国政府这下子慌张了,吴庭艳把自己搞臭了不要紧,可连带着把美国政府也坑了,这让推崇“自由、民主”的美国面子往哪搁?

但美国还是舍不得打自己脸,狠狠心、咬咬牙,咽下了这口恶气,向吴庭艳施压,要求撤换掉专门给他出鬼点子的吴庭儒,然后缓和跟佛教徒的关系,这事就算完。

可吴庭艳是个很能装的高手,表面上做做样子跟佛教徒缓和了关系,没过几天,又派出武警突袭了佛教寺庙。

面临着美国的再次质问,这位“打太极”的高手装了一把糊涂,把责任都推到了将军们头上,于是美国政府再也忍不了了,将军们也忍不了了。

两个忍不了的人合作起来了,美国政府也不再怕打脸,因为脸已经被吴庭艳丢尽了,就这样发动了一起政变,吴庭艳兄弟二人在政变中被射杀。

吴庭艳被美国人扶持8年终遭抛弃,而被美国人扶持了20多年、关系更为亲密的多米尼加前总统特鲁希略侵犯到美国利益时,美国也是毫不手软地把特鲁希略抛出去。

1918年美国侵略多米尼加时特鲁希略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帮助美国侵略者进攻多米尼加游击队,由此赢得了美国军方深深的信任并逐渐成长起来。

未标题-1.jpg

图为多米尼加前总统拉斐尔·特鲁希略,特鲁希略家族对多米尼加的统治长达20多年。

特鲁希略于1930年在美国人的扶持下成为总统,一上台就选择一味屈从于美国,给了美国人很多好处,比如批准美国批发商提高石油价格、帮助美国抵抗古巴等。

同时,这位政治上的暴发户也在国内搞起了独裁统治,用谋杀、凌虐、恐吓等各种极端方式来威慑国内不服的各派势力,把国家的经济命脉、政府机构基本交到自家人手里。

为了展示自己绝对的权威和“强人”形象,特鲁希略授予自己大元帅称号,把首都圣多明哥改名为特鲁希略城,把加勒比海最高山杜瓦特峰改为特鲁希略峰,将国内许多大小城镇的名称以自己和亲人的名字命名,整个多米尼加都是他们家的!他还要求国内所有的车牌都写上“特鲁希略万岁”,每个教堂都说“天堂属于神,大地属于特鲁希略”,强烈地刷着存在感。

不仅这样,特鲁希略还搞起了国际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大屠杀,起因是特鲁希略是一个“外貌协会”,十分注重自己和别人的外观,也爱穿华丽的衣服,这使他非常憎恨黑人,尤其是海地的黑人,因其在历史上曾多次侵略过多米尼加。

特鲁希略先是宣布海地人趁早离开多米尼加,不然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了,随后他说到做到,多米尼加军队用刀、枪支等武器屠杀海地人死亡人数已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是12000-30000人之间,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美国虽然也知道特鲁希略的残暴和独裁,但跟对吴庭艳最初的态度一样,认为他是抵抗古巴最合适的人选,所以一直容忍。

但最终因为一件事忍不了了。

特鲁希略“违抗”了美国的命令,公然派刺客去委内瑞拉刺杀总统贝坦科尔特,谁让贝坦科尔特经常在国际会议上批评自己是独裁者,让特鲁希略很没面子,独裁者之所以被称为独裁者,就是因为不允许自己受到指责!

可是,刺杀未遂。

这下震动了整个拉美政治圈,特鲁希略竟然派刺客刺杀一国总统,明显不懂游戏规则,还想不想在圈内混!

于是,美洲很多国家联合发表声明,决定将特鲁希略踢出圈子,断绝外交往来,武器和物资禁运,贸易往来停止,让特鲁希略彻底孤立,美洲国家实现了第一次的团结。

这让美国的面子也无处可搁了,谁都知道特鲁希略背后是美国,这个猪一样的队友惹了这么大麻烦,瞬间就把拉美局势给搞乱了!

为了顾及到自身的利益,美国权衡了一下决定放弃特鲁希略,弃车保帅,避免这家伙惹出更大的麻烦。

1961年5月30日,在美国中情局的策划下,特鲁希略在首都遇刺身亡。

未标题-1.jpg

图为1961年5月30日特鲁希略遇刺身亡的现场。

4

这些政变及暗杀还仅仅是近几年被美国官方公开承认并且成功了的秘密行动,还有很多是未公布但被外界怀疑的。

比如近期因“闺蜜干政”饱受质疑的朴槿惠之父朴正熙,当年在总统任上被刺杀,之前刚好也与美国矛盾激化。

未标题-1.jpg

图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1962年至1979年任韩国总统,“汉江奇迹”的缔造者。

2002年,委内瑞拉媒体透露,美国中情局在当年4月的反对前总统查韦斯的政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未标题-1.jpg

图为委内瑞拉前总统乌戈·拉斐尔·查韦斯·弗里亚斯。

还有企图颠覆埃尔多安的军事政变,又有多少美国人的因素,反正埃尔多安认为是有美国人在背后撑腰,之后果断跟美国结束“蜜月”,不在一起玩耍了。

未标题-1.jpg

图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还有那些刺杀未遂的。

比如曾担任过切·格瓦拉司令安全保卫的总管埃斯卡兰特,计算出美国曾对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暗杀达638次。

未标题-1.jpg

图为古巴前领导人、“反美斗士”菲德尔·卡斯特罗。

美国是太想干掉他了,以至于暗杀方式花样百出、不断推陈出新,古怪荒诞到可以让007詹姆士·邦德都自惭形秽——美人计、带有病菌的雪茄、爆炸性软体动物……

但每一次都刺杀未遂,美国也未因绝望而放弃暗杀。

除了这些,当然还有更为直接的,就是对敌对政权实施军事干预、支持叛乱武装集团。

二战后美国参与和支持的地区性战争也是不计其数了。

比如2003年3月20日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其领导人萨达姆最终被绞死,这位中东枭雄在美国的武力干涉下生命被画上了句号。

webwxgetmsgimg.jpg

图为2003年12月14日,萨达姆在提克里特附近被捕。

2011年初,美国明确支持反对派推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穆巴拉克也是亲美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利益权衡之下被美国人抛出去也是意味深长。

未标题-1.jpg

图为埃及前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

2011年3月,美国带头发起利比亚战争,独裁者卡扎菲最终被击毙。

webwxgetmsgimg (1).jpg

图为利比亚前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现在再来看美国军事干预过的这些国家,真的是远远不如以前了,国内的势力平衡瞬间被打破,随即妖孽横行,民不聊生。

比如搅乱中东的“伊斯兰国”(IS)就与美国有扯不清的关系,甚至有人怀疑美国利用IS铲除在中东的异己,最终遭殃的还不是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这些极端组织控制的地区不断发生暴行,不断爆出一幅幅震惊世人的图片,下图是英国《每日邮报》11月29日报道的从IS控制下的摩苏尔逃出来的骨瘦如柴的孩子,他们的母亲说,感觉孩子都断气了,不相信他们还活着,可他们就是还活着,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此外,还有成千上万的难民无家可归、无处可去。

1701620391.jpg

美国人眼中的“独裁者”和“叛徒”下场如此之惨,两者兼具的杜特尔特会不会是下一个要完蛋的呢?

很多人都提出了这个疑问,甚至是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都担心杜特尔特会被美国赶下台。

“这是我的担忧,因为他们当年就是这么对我的。”

“不能够因为美国在某些方面帮助菲律宾,就给予美国干预菲国内政的权力。”

其实,杜特尔特早就意识到美国的确保护了菲律宾的安全,但它是把菲作为一个小喽啰来保护的,而菲律宾则要长期把美国当“老爷”侍奉,自己做“瘪三”。对美国来说,菲律宾的价值在于提供军事基地,同时提供美国在南海采取遏制中国行动的理由。至于菲律宾会因此付出多大代价,这根本就不应作为问题被提出来。

如果迟早要翻脸,那晚翻脸就不如早翻脸,被迫翻脸就不如主动翻脸了!

杜特尔特,Godblessyou!

附文:

杜特尔特遇袭?

他说:“如果我不幸牺牲,副总统可以代替我这个粗鲁的人!”

11月29日,最早传来的消息是“杜特尔特遭遇了炸弹袭击!”

人们纷纷猜测:是杜特尔特当上总统后铁腕“反毒”惹怒了犯罪团伙?还是他的平衡外交政策置某些西方国家于尴尬处境,引起西方势力不满,欲对其警告敲打?或者是遇上了和“伊斯兰国”有瓜葛的恐怖袭击?

对此,东南亚问题专家、新华社地区报道中心主任记者凌朔进行了深度分析。

问:菲律宾政府在事发当日(29日)证实,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保镖所乘车队在菲南部地区遭遇简易爆炸装置袭击,包括7名保镖在内的9人受伤。是谁发动了此次袭击?

webwxgetmsgimg (6).jpg

凌朔:菲律宾军方发言人雷斯蒂图托·帕迪亚已经表示,这次针对总统保镖的伏击可能是活跃在南部地区的“毛特组织”武装人员所为。

webwxgetmsgimg (3).jpg

阿布沙耶夫武装在杜特尔特家乡达沃市制造恐怖事件

“毛特组织”是一个盘踞在菲律宾南部地区,新兴的、规模不是很大的恐怖网络。它和菲律宾国内历史悠久的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装有一定关联,但是更年轻,有跨地域联动的特点。也有证据表明他们已宣称效忠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曾制造多起炸弹袭击和绑架勒索案。这个组织在菲律宾已被定性为需要遏制和清剿的对象。事实上,前阵子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美国驻菲使馆附近,也发现了类似的爆炸装置,应该是同一拨人干的。

问:此次袭击是否针对杜特尔特?当时情形如何?

凌朔:首先尚无证据证明袭击针对杜特尔特。事发地在菲律宾南拉瑙省马拉维市,当时总统保镖团队和总统府媒体联络工作人员正乘车经过那里。杜特尔特原定于30日前往南拉瑙省,此次遇袭的车队是他的“先遣小队”。

菲律宾几个部门的消息源都说,“毛特组织”主要针对的是军队,实施袭击时,并不一定知道对方是总统卫队。这种示威、警示,可能是歪打正着,正好碰到了总统卫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新闻影响力,有爆炸性,但不一定就是确定的谋杀。

webwxgetmsgimg (4).jpg

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装人员

要理解这一点,就要理解菲律宾的独特政治文化和氛围。可以说,这种个人安全的威胁,不仅杜特尔特要面对,历任菲律宾总统都曾面对。毕竟,这是一个曾经频繁发生政变的国家,一些军人派系、政治派系也存在关联,过去也有过人身攻击的企图。包括之前的埃斯特拉达、阿罗约,都遇到过。

我甚至遇到过一些菲律宾商人,他们告诉我,经常也是提心吊胆地生活。换句话说,在菲律宾,人身攻击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斗争方式,政、商、军界都有过先例。杜特尔特或许会因为其内政的“铁腕”、外交的独立性遭受更多威胁,但这就是菲律宾传统军政的风气。

问:作案动机如何?

凌朔:杜特尔特上台之后,对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地区有过一些零星的军事活动,前段时间还曾有过比较大规模的清剿。此次他准备视察的南拉瑙省,就属于棉兰老自治区。

这些军事活动主要是以反毒为支点,同时清剿周围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和恐怖组织。菲律宾媒体曾报道,近日菲军方在南拉瑙省布蒂镇(Butig)对“毛特组织”发动了攻击,超过40个武装分子被击毙;菲军方也在本周一宣布夺回了此前被毛特占领的布蒂镇市政厅。因此,可以怀疑,“毛特组织”是用这种爆炸行为宣示“存在感”和示威。

webwxgetmsgimg (5).jpg

菲律宾打击贩毒

事实上,以棉兰老地区为代表的菲律宾南部一直比较动乱。过去,那里教派冲突、恐怖袭击、暴力事件频发,甚至还有过大规模屠杀天主教、基督教徒事件。局势缓和其实就是近七八年,甚至近两三年的事,因为政府不断对阿布沙耶夫进行清剿,同时也在进行一些和谈。

在全球恐怖主义兴起的背景下,特别是中东“伊斯兰国”的蔓延,以及社交网络的助力,一些新兴恐怖分子团伙出现。甚至,在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国家,恐怖势力有蔓延到军人和公务员内部的趋势,遏制和打击已经刻不容缓。

可以看出,杜特尔特的反毒战,不仅是针对毒品,更是针对其背后的庞大势力。在菲律宾,毒品总是和犯罪网络、恐怖集团、反政府武装等捆绑在一起,反毒,就是致力于更广义的国家安定。

问:杜特尔特如何面对此次袭击?

凌朔:总体来说是“坦然笑对”。29日事发日下午,新华社驻外分社的同事正和杜特尔特一起参加活动,据他描述,杜特尔特表现得很轻松。

要知道,当总统前,杜特尔特长期是南部城市达沃的市长,以前也经受过很多威胁。唯一的区别在于,以前他是行政首长,只能动用行政手段,因此受到的言语威胁更多,实际威胁不多;而现在是总统,可以动用军队了,因此反对势力只会忌恨更深。

不过,从他个人的态度来看,应该还会视其为“小菜一碟”。虽然他长期只是一个地方的政治家,但越是在地方混过,越是身经百战。长期在南部丛林作战的他,更懂得丛林生存的各种风险,以及如何在丛林中生存下去的技巧。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丛林中走出来的、“战士般”的政治家,对这类暴力活动已经司空见惯。

比如,一般的总统听到这种袭击消息之后都会推迟或者取消行程,但他完全不怕,执意继续前往,甚至“如果可以话,与先遣队走同样的路线”。他是这样说的:“也许此处会有交火,也许彼处会有,如果我牺牲了,我们还有副总统可以代替我这个粗鲁的人,成为菲律宾的一位绅士总统。”

问:杜特尔特在推行内政方面的“铁腕”作风,是否成为导致遇险的导火索?

凌朔:从目前掌握的消息来看,在菲律宾国内,杜特尔特的禁毒政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民众和政界、商界的支持和理解,当然也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个人政治风险。但是,一开始推出这一政策的时候,他应该已经考虑到了各种危险和威胁的存在,但还是下决心要维护社会治安。

杜特尔特在恐怖袭击后接受采访

另一方面,反抗势力和那些因为禁毒政策受到挤压的势力,他们的反弹也在逐渐表现出来。

事实上,杜特尔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马尼拉精英,而是个“外来干部”。他面前有很多首都的旧势力,菲律宾国内的政治部门,包括外交部、军队,都有很深的美国根基、美国班底,很多人亲美,甚至受命于美国。因此,即使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也需要推行那些自己过去的长项,包括铁腕治毒、社会治安。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杜特尔特会一边收获成果,一边面临更多挑战。但从我们了解的菲律宾的舆论情况来说,抱肯定态度的居多。毕竟,大选是民意的表现,也是民意的期待。

问:也有分析认为,杜特尔特上台后的独立外交政策,引起了某些西方势力的忌恨,是他们策划了这起事件吗?或者,今后有无可能用类似方式威胁他?

凌朔:杜特尔特前段时间确实有过“有人要暗杀我”、“想要我的项上人头”的说法。他一反过去美菲关系的传统,美国或一些个别势力,确实可能想要颠覆他的政权。但这种颠覆也不一定完全付诸于人身攻击,也有可能在议会内部、政治框架内进行颠覆,或者通过司法、军队内的亲美势力进行,有多种可能。“取我性命”的说法,不一定只是说人身安全,更大的可能性是在说政权颠覆。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4955.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