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与分析

来源:《江汉论坛》 作者:郭明飞 陈兰兰 时间:2017-03-23

1116814846_1444783134464_title1n.jpg

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力已经无形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在互联网和云计算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整个社会已悄然步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来分析和管理网络意识形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日益紧迫。

一、运用大数据确保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大数据是以大容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速度快(velocity)、价值性(value)为特点,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汲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深入探索和挖掘互联网海量信息价值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1]借助于网络大数据先进的技术,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时刻警惕非主流意识形态对我国网民思想的侵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对我国广大网民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对于今天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来说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数据的运用是全面分析网络意识形态的先决条件

要全面分析并挖掘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现状,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被分析的人口数量必须庞大,二是参与分析的统计技术必须先进。只有人口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多方面地体现和反映广大民众的思想现状和生活诉求;只有运用先进的统计技术将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才能准确地呈现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意识现状。网络大数据的大容量和多样性特点使得我们能够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并将庞大的数据分类整理从而进行准确判断。大数据的显著特征是无限的数字化存储,它要求放弃对随机样本的统计,改为获取全体数据[2],这样我们就可以选择大数据来帮助我们搜集全面、完整且丰富的数据信息。另外,互联网新技术特别是3G、4G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在移动的过程中发送并获取信息,网络信息的制造和传递逐渐趋于同步。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只要拥有能够联网的移动通讯工具或PC终端,就会被网罗在网络社会,他在网络社会的任何动态都将会被持久性地记录。网络上的信息不仅涉及个人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涵盖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各个领域,因此,运用网络大数据分析全社会的思想意识现状已成为可能。

(二)大数据的运用是及时有效管理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保障

由于具有开放性、匿名性、低门槛等特点,网络一时间吸引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网民在网络空间进行权益表达并得到相关部门回应的事件使更多的人走上了网络,将网络视为维护自己权益的可靠途径,这使得公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微博、微信、论坛、贴吧、即时通讯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使得难以控制的网络突发性舆情事件频频发生。针对当今网络社会的上述特点,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就能够在瞬间统计出广大民众话题讨论的时间、地点、参与的人数。利用网络大数据速度快的便利,我们能够迅速整合某个话题讨论的多个爆发点,归类话题讨论的观点倾向,快速定位出舆情事件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大数据的这种提前预测与快速反应功能,使得相关部门对于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这对于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冷静对待网络舆情事件也具有重大意义。

(三)大数据的运用是准确把握广大网民思想动态的有效途径

网络大数据的形成,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网络空间积累的海量信息转化成直观的图像说明或精确的数据统计,摒弃以往模糊不清的大概统计,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价值挖掘,分析这些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实质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加乐于借助于智能手机和强大的无线网络记录自己的点滴生活,这也就催生了庞大的个人信息记录集。然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网络大数据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能够瞬间存储无数人的个人信息记录,还可以对这些个人信息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并从这些庞大的信息记录集里面挖掘个人的过去、现状以及预测其未来可能行进的方向。网络大数据这一强大的功能对于时刻追踪广大网民的思想动态,预防突发性舆情事件,以确保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大数据对广大网民的个人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分析这些信息背后的价值含义,预测其后续的思想倾向,使正确的思想得以继续保持,错误的思想倾向得到及时纠正,以此来确保整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对大数据的全面认知、收集、分析、共享,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视角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其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对我们已有的社会秩序也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从而对社会治理及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数据时代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

(一)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及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借助于网络大数据这一新的技术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创新,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1.大数据有利于增强网络空间广大民众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要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就要理性地正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注重针对问题本身进行自我反思和纠正。网络空间特别是社交媒体网站一直存在着各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抵触的言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整个社会正处于重要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都被暴露出来,加上自媒体时代传播把关人作用的缺失,就算是小问题也会随着无限的传播而被放大成大问题。然而这些还都不是关键的,最重要的是党和政府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在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是否能够让广大人民满意,是否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是否能够重视广大人民的诉求。在大数据时代,党和政府可以借助于网络大数据的记录功能将党政干部与人民互动的详情展示出来,让广大人民真正认识到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举措,真正体会到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的优越性,从而增强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2.大数据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引领。“大数据的影响,就像4个世纪之前人类发明的显微镜一样。显微镜把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测量水平推进到了细胞的级别,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和革命。”[3]大数据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事物性质的描述层次上,而是通过挖掘和分析来更具体地量化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各个方面,它已成为人们思想分析和行为观察的显微镜。在大数据时代,对于意识形态管理者而言,数据就是信息和“决策源”,意识形态管理者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利用大数据蕴含的价值,就能够对意识形态管理作出最精确的决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仅需要经验的指导,更需要科学的引领。就此而言,如果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够有效地运用数据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社会思潮的工作质量必将大大改善。

3.大数据搭建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平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环境下,这种交流往往是通过个别谈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完成的。由于受到技术、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工作者往往很难准确把握广大民众的思想变化状况,最终使得意识形态工作很难做到有的放矢。而在大数据环境下,广大民众可以时时处处随意地阐述自己的意见,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可以及时搜集反映广大民众思想动态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迅速地为广大民众提供科学的价值引导。由此可见,大数据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搭建了一个新的工作平台。

(二)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巨大变革,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大网民的思想观念在大数据背景下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上的很多问题都直接引起广大网民的思想波动。因此,大数据浪潮的侵袭,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1.大数据背景下,西方“和平演变”手段更加隐蔽化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大数据的产生无疑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作为互联网龙头老大的美国更是重视大数据在社会各方面的应用,它通过启动各项关于大数据发展和研究的计划,企图达到对美国乃至对全球所有国家产生的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的目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使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对网络大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的一系列对我国政治社会发展不利的研究报告以及震惊全球的“棱镜门”事件的曝光显示,美国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监控已达到近乎疯狂变态的地步,同时也警示着我们不得不时刻提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数据截取和分析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对我国民众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另外,在互联网的发展所催生的自媒体时代,一些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的“传教士”出于某种不轨目的的网络言行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2.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真假难辨的信息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防御能力的冲击大数据时代,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捷性和交互性,网络空间可快速聚集不同性别、地域、民族、阶层民众的意见和要求。对于这样庞大的网民数量以及巨大的舆情需求,大数据固然可以统计并显示出所有人的利益诉求和愿望(每条言论的转发量、评论人数、点赞人数都可以在线获取),但很难分辨有多少人的话语是真实的,有多少人的呼喊不是隐藏着西方势力的叫嚣,又有多少人的转发和赞同只是网络水军在造势,还有多少人的发言和呼声是“沉默的螺旋”在作怪。大数据时代,每一个人都是发言者和传声筒,每一个人的发言都可能被关注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予了广大网民不可阻挡的权力,这样的权力正如散布在不同地区的活火山,随时都有可能同时爆发或者间歇性的喷发。网民的呼声是强大的,然而不能代表正能量的呼声不仅给人们造成思想混乱,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更严重的是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3.大数据的无边界性、传播的即时性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落后等因素带来的压力和挑战。首先,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全球性使它附带存储的大数据具有这样的特性:不分国家与民族的数据信息冗杂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国家意识,降低了政府对于庞大信息的管控能力,也使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在我国网络空间肆意传播。其次,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时产生和传播。因此,大数据时代无形中提高了网络突发性舆情事件发生的频率,政府面对网络舆论众口难调的状况,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当部分人的意愿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对政府的信赖感以及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度。再次,我国目前所掌握的数据整合分析技术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对于如今这个可以拿数据来支配世界的新时代来说,在数据分析方面的技术短板可能使我们不能完全掌控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潜在威胁,也不能完全防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运用大数据确保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策略

大数据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兴产物,对于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威胁;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又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具有保障功能。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协同治理,发挥大数据技术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作用,消除其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不良影响。

(一)以大数据技术为把手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1.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数据库,避免网民过度依赖西方国家的数据库资源。一方面,要加强数据库资源平台建设,为广大网民提供尽可能多的获取资源的渠道,减少网民利用西方国家数据库的频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西方国家通过数据库对我国民众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另一方面,对于数据库的安全要有一个切实的保障。这可从制度、技术两个层面着手,制度层面即要有一个专门的法律来约束人们,技术层面即要加大数据库安全反入侵的研发力度,防止黑客、计算机病毒等对数据库的破坏,时刻警惕西方国家通过某种程序对我国数据库系统的窃取和窃听。

2.提高对于网络大数据的整合分析技能。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堆积是很常见的,因此对于信息的搜集捕捉并不是件难事,然而要把海量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数据模型,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表达出这些数据的相互关联性,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准备与探索。一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海量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做到不盲目、不过度依赖数据,尽最大努力为意识形态工作者提供最准确的数据分析与推断。二是要注重信息化建设,尽最大努力突破层级限制以及部门限制,使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相互联动,进一步增强对于网络大数据的关联分析能力,为提高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有效性夯实基础。

3.在把握网络新媒体功能与影响方面下功夫。一方面,网络新媒体在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量的需求的同时存在着过多过滥、低级庸俗、真假难辨的问题,需要我们利用大数据的统计功能发现问题网站并及时清除。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在拓展人们表达诉求和参政议政渠道的同时,也给党和政府对于舆论的引导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借助于网络大数据的数据源———网络社交媒体将正面信息放大,负面信息缩小,尽最大努力将网络社交媒体打造成为政府工作信息散布的“喉舌”,从而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打造坚固阵地。[4]

(二)运用大数据加强对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管理

1.利用大数据建立日常的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监测、搜集机制。要确保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对于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引导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借助于网络大数据的存储记忆功能,时刻关注网民最感兴趣的话题,时刻警惕这些话题可能导致的舆情事件,保持自己的战备状态,才能有条不紊地应对突发性网络舆情及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为了做到这样完美的对接,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必须建立日常的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监测和搜集机制。一是将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日常监测和搜集数字化、制度化。各地的新闻热点事件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素材,要对这些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进行统计,做到在最早的时间发现即将成为舆论焦点的新闻事件。二是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操作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监控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专业技术人员,尽可能地实现理论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三是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对每一项监测与搜集工作都具体到责任人,提高监测与搜集效率,使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思潮监测与搜集真正起到事前预防之功而不是事后补救之效。

2.利用大数据建立高效的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研判机制。对于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监测和搜集,其目的就是更加方便地开展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研判工作。为确保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在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研判的过程中要及时堵截有害信息、正面引导中立信息、持续不断地宣扬带有正能量的言论。一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搜索日志分析。该方法主要是针对重点社交网站,通过对网站用户的日志进行搜索,统计出其查询词的长度和频度、每个时域(session)中查询的平均次数、查询结果被点击的次数与其排位号的关系等,以此来推测该用户的行为特征及思想动态。[5]二是借助大数据时代先进的算法技术建立一整套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思潮分析模型。首先是统一挖掘模型,即对某一主题下网民观点的统一挖掘建模;其次是观点树模型,即对关于某主题的观点进行粗、中、细三个层次的分析;最后是多层次观点挖掘模型,即是对细微层次的观点进行再挖掘、再分类。[6]三是注重对网络生态环境的关注。网民关注的焦点与其思想观点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对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展开动态的评估与研判。

3.利用大数据完善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思潮传播的引导机制。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监控与搜集、评估与研判,都是网络舆情事件爆发前的准备工作,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也需要积极应对,即要做到对不合理或不理性的言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使网民极端的思想态度向理性的方向转变。对此,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借助于网络大数据速度快的特点在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发布最权威的信息,坚决杜绝政府及相关部门面对紧急事件的失语现象。二是借助于网络大数据准确、直观、可视化的特点,将与舆情事件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图形或者列表的形式展示给公众,尽最大努力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借助于网络大数据容量大、多样化的特点,提升主流意志形态话语在网络空间的覆盖面,保持多样化的沟通解答渠道,及时解除公众的困惑,避免舆情事件发生后公众由于相互猜测而造成的谣言四起现象。四是借助于网络大数据的统计结果迅速识别网络舆情事件中的意见领袖,从源头上避免舆情走向恶化。

(三)推进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

1.思想观念创新。在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顺应科技发展的潮流,树立数据意识,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这是大数据环境下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观念的创新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全面探索和解析大数据本身,理解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变革的力量、大数据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二是在通晓大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大数据时代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三是要意识到大数据是对数字资源的整合,是网络社会最具价值的发展与决策的源泉,是驱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2.工作方法创新。为了有效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不断地搜集、整理、分析、处理数据,把握网民思想动态的脉搏,引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比如,意识形态工作者可以将最近几年网民对于意识形态有关活动的自觉参与度与网络眷注度的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了解网民对有关活动类型的喜好,及时变换活动的开展方式,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网民积极参与其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只有采取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才能引起网民的共鸣,才能切实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网民,最终达到增强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

3.工作载体创新。新媒体平台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和即时性强的特点,如经常使用的Email、QQ、BBS、博客、微博、微信、飞信、人人网等交互平台,都能使意识形态工作者和广大网民之间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观点。意识形态工作者要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依托现代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教育和管理方式,以拓展意识形态工作新路径。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广大网民的网络安全教育,充分施展新媒体的正面、高效功用,构建一个传播正能量的高效能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创新信息化意识形态管理体系。

4.队伍建设创新。大数据技术的关键不是收集数据本身,而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现实需求及其广宽的发展前景,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必须强化人才意识,树立人才是最珍贵的资源,是意识形态管理的关键的人才观。当前,意识形态管理面临大数据相关人才稀缺的问题,能够高效、熟练运用大数据的意识形态工作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必须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人才培养制度,创建一支即懂专业数据化技术又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以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编辑:李园园  校对:龚春燕)

参考文献:

[1]王超:《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探析》,《学术论坛》2015年第1期。

[2]吴志鹏:《大数据时代的电信与互联网管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3]SteveLohr,TheAgeofBigData,NewYorkTimes,2012-2-11.

[4]郑洁:《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1—68页。

[5]余慧佳、刘奕群、张敏等:《基于大规模日志分析的搜索引擎用户行为分析》,《中文信息学报》2007年第1期。

[6]曾润喜、张薇:《网络舆情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1—92页。

(文章选自《江汉论坛》2016年5期)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societies/info_16994.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