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政客战法越来越相似了

•张兴慧•

欧洲和美国真是一对欢喜冤家。

2003年初,美国磨刀霍霍,准备第二次入侵伊拉克。但传统盟友法国和德国却不买账,牵头“老欧洲”执意反对。这时,美国知名保守派评论家罗伯特•卡根出 了一本书,取名为《天堂与实力:世界新秩序中的美国与欧洲》。在书的第一页,卡根用了一句广泛流传的话形容欧美之间水火不容的分歧——“美国人来自火星, 欧洲人来自金星”。

2013年伊始,美国达成“财政悬崖协议”,将“财政悬崖”变成了“财政斜坡”,暂时避免了一场经济灾难。1月5日,英国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 故事,选题是《美国变成了欧洲的样子——崩溃的体制、蹩脚的协议、看不见尽头(的混乱)……》。文章用玩世不恭的口吻调侃道,“美国领导人过去一直嘲笑欧 洲领导人无能”,现在却“令人不安”地沦落到与他们相像的境地。

其实,过去三年来,欧洲和美国一直在经济危机的漩涡中艰难挣扎。双方面对的困难可能不尽相同,但在应对策略上却屡屡“惊人相似”。粗略归纳一下,欧美领导人都在不约而同地运用如下战术——

1.持久战。欧美领导人日理万机,每天的时间被“碎片化”地分配在不同事务上。但若遇棘手难题,他们却从不吝惜,舍得将大把时间一股脑地花出去。

2013年新年的前一天,为了达成“财政悬崖协议”,美国国会议员在国会山彻夜长谈,总统奥巴马中止圣诞休假坐镇白宫,直到1月1日凌晨才达成一致。这种挑灯夜战的场景,在布鲁塞尔更是家常便饭。

欧盟领导人每次齐聚布鲁塞尔开首脑会时,一般程序是晚上7点30分开始吃团圆饭。大餐开始,讨论问题也随之开始。27个国家的首脑,你说东我说西,即使不是人人长篇大论,耗时也相当不短,常常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为了等新闻发布会,记者们也只好苦熬到深夜。

2.拖延战。俗话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欧美领导人或许精熟此话真谛,当断时却总要拖来拖去。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2009年年底爆发的。从绝对数目看,希腊债务并不算太大,如果欧盟领导人早下决心,肯下猛药予以救治,恐怕危机也不至于蔓延到今天。实际情况是,富国特别是德国抠门不愿多掏钱,致使救助款项拖了又拖,杯水自然灭不了车薪之火。

美国的“财政悬崖”也早有征兆,并非突然形成。但由于民主、共和两党的意见总是谈不拢,对减少财政赤字问题、增加税收问题迟迟达不成协议,才使这两个问题最终“巧遇”在2012年底,形成令人畏惧的“财政悬崖”。

3.模糊战。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如果你觉得听懂了我的话,那一定是误会了。”意思是说,他说话从来都模棱两可。欧美领导人也在运用这一策略,得过且过。

应该说,在遏制经济危机和恢复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欧美领导人的态度是明确的;但在具体做法上却都一直含糊其辞。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都誓言保卫欧元区,却不愿意明确表示法国和德国到底愿意再拿多少钱、再出多少力。

在缩减财政赤字问题上,美国两党有共识;但在具体裁减项目上,两党领导人不但拿不出具体措施,而且还相互指责。在这一点上,美国没有希腊做得好。至少,希腊有紧缩细目,而美国没有。

4.边缘战。1956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主张美国“不怕走到战争边缘,但要学会走到战争边缘又不卷入战争的必要艺术”。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这种主张被称为“战争边缘政策”。可是现在,欧美领导人在对内政策争辩中也经常玩这种把戏。

欧盟同意救助希腊。但每发放一笔款项,总有领导人推三阻四,一直要到快揭不开锅的最后时刻,希腊才能拿到救济款。这次美国关于“财政悬崖协议”的谈判,更是将边缘战演绎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再用不了几个星期,欧美又要为花钱问题大打口水仗。欧盟是为了2014年~2020年长期预算,美国则是为了提高“债务上限”。可以肯定,这样的口水仗绝不会一战而止。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持久战、拖延战、模糊战、边缘战“四战同台、战战精彩”。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21期,摘自2013年1月7日《中国青年报》)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1)/欧美政客战法越来越相似了.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3/01 08:14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