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

邴正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跨国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单一文化的封闭存在状态已无法继续维持;文化政策的开放性、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文化发展的融合性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发展特征。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全球化的发展结束了冷战时代,意识形态的壁垒与边界已经被全球化与信息化冲垮。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渗透,以西方价值观为文化认同,利用发展中国家尖锐化 的社会矛盾,频繁发起“颜色革命”,改变了南斯拉夫、乌克兰、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政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近年在东欧、中亚的“颜色革 命”以及中东的“饥饿革命”之所以频频得手,主要是通过facebook(脸谱)和twitter(推特)等网络工具来传递消息和动员群众。当今世界呈现 的变革与冲突,日益凸显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历史观是哲学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涉及一个国家、民族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与精神财富,涉及国家认同意识与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古人云,“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对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政权来说,历史的合法性是现实的合法性的基础。民族历史观的颠倒不仅会瓦解现行制度和政权,甚至会 导致民族国家的解体。苏东的剧变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是随着否定文革与改革开放发端的,进而逐步走向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否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其主要表现在于:

其一,通过否定历史发展规律来否定历史进步,进而否定民族历史价值与成就,对历史采取非历史主义的态度。历史进步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既成事实,也是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它赋予社会合作与世代交替以价值意义。作为个人,不相信历史进步,不会对日常生活直接产生重大影响;但作为 一个民族,失去历史进步的信念,群体存在的价值就随之消失。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假如上帝不存在,一切都是可能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现代革命文化,代表古代和现代社会的两大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础。历史虚无主义从西方价值观 出发,抓住和夸大这两大文化成果的某些缺点,否定这两大文化成果的合理性。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言论,认为海洋文明一定比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先进,中国历 史上的帝王都是脏唐臭汉,民众都是愚不可及,政治人物都是厚黑专家,历史事件充满阴谋诡计等等。这种用当代认识标准来简单地否定历史价值的观点和方法,表 现出非历史主义的理论混乱。任何文化成果都有其历史局限性,除非它永远不变成历史。如果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定上述两大文化成果,中华民族自身认同的精 神基础也就随之崩溃。

其二,通过翻历史旧案的方法,否定革命,妖魔化重大历史人物,曲解民族文化标识和表征符号,进而瓦解民族精神和信念。文 化和意识形态需要表征和具象传播,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伟大的历史事件和伟大的历史人物,构成了各民族的历史图腾和历史记忆。当然,走出历 史神话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认识历史真相是正视自身的新起点,可以不断通过新的发现和新的更科学的方法,不断解读历史,以求得更全面、准确的历史认识。 但是,重新解读不等于颠倒黑白和全盘否定。

反思批评革命的不成熟及革命的过度理想化、激进化,和由此否定革命是有本质区别的。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奋起抗争,被迫或主动 地选择了革命的激进道路。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以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某些革命,否定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主义,否定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 历史的合理性。过度神化孙中山、毛泽东、鲁迅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但也不能因为他们有缺点就抹杀他们的历史贡献,甚至夸大他们的缺点,丑化他们的形象也不 对。从来就没有神仙,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尽管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完人。

巴顿将军有句名言,“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面对全球化与信息化,保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阻断文化传播,而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和 加快文化发展。中国的经济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快了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在辉煌的经济成就与文化成就面前,一切文化和历史的虚无 主义都会黯然失色。问题在于我们要在学会如何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去创造中华现代文化的奇迹。最有创造力的文化才是最安全的。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77期,摘自2011年5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登入为: admin
2010年妙文共享/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6/13 16:1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