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人懒惰吗?


唐南发

马哈迪再度“痛心疾首”地批评马来人懒惰。(档案照:透视大马)
首相马哈迪再度“痛心疾首”地批评马来人懒惰,他是这么说的:“马来人应该意识到今天的局面是他们不愿像其他人,包括外国人,那样(辛勤工作)造成的。他们至今还是不愿工作,把辛苦的工作交给外国人,所以今天有七百万的外国人在我们当中。如果贫穷,没有技术还依赖别人,这样的主人(tuan)算什么?”

马哈迪还引证英国人对马来人的观察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英国人开发种植园和锡矿场,只有华人和印度人愿意在这些地方工作。华人会经营便利店和其他生意,提供技术性工作,而马来人只想留在稻田;少数的马来人则当渔夫…我们看不到有从商或当劳工的马来人,因为他们鄙视这些工作,反而乐见华人和印度人从事这些危险,肮脏和沉重的工作,这些人当时是马来土地(Tanah Melayu)的外国人。”

于是他又重复坚持了五十年不变的总结“由于其他种族辛勤工作和经商,马来人与他们之间的经济鸿沟持续扩大,结果就是富者越富,而贫穷的马来人持续贫穷。” 

读到这里,可能有些人已经打呵欠了,毕竟马哈迪老调重弹半个世纪,国家也没有因此而改善。但很多华人嘴巴上厌恶老马说华人富裕,说他强化刻板印象,却同时为“马来人懒惰论”鼓掌叫好,因为这番话符合大家心里所想的,平常却不敢说出来。马哈迪有免死金牌,由他来说当然最好不过。

这样一来,华人即刻掉入马哈迪设下的种族主义圈套而不自知,而忘了前独夫所谓的“华裔富裕论”也得到多数马来人的认同。当两个族群之间的猜忌和刻板印象持续被一个手握重权,如今还被尊为“新国父”的领袖操弄和放大,民间搞再多的跨族群交流也修补不了马哈迪恶毒的种族言论产生的效应。

这就是典型的马哈迪,从未改变。我不知道当初哪来那么多人以为他“洗心革面”而感动落泪。

说回“马来人懒惰论”。

早在1977年,已故学者赛胡先阿拉塔斯(Syed Hussein Alatas)就写了《怠惰原住民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Lazy Native)一书,不点名反驳马哈迪的种族观。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独的书,因为它分析了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者对于菲律宾,爪哇和马来半岛的原住民不愿意参与剥削式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深感不满,从而引进易于掌控和利用的外来人口,并发展出“原住民生来就是怠惰”的“道理”。

当时马来半岛大量生产橡胶和锡矿,工作条件辛苦恶劣,马来人不愿配合英殖民者的经济剥削,后者才引进华工和印工,一来他们的家乡贫穷,不得不离乡背井讨生活;二来他们来到马来半岛,人生地不熟,又面对本土社群的猜忌甚或排斥,一切得仰赖殖民者和其买办阶层的保护,自然不得不勤奋工作。

相比之下,马来人选择捕鱼或农活,产量和时间都由自己掌控,其实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在殖民者眼中却成了“怠惰”。这种分而治之的手段促成族群之间的误解和偏见长达上百年,马哈迪不过继承了殖民者的“论述”,将之发扬光大而已。

其实今天的马来西亚正重复着一百多年前马来半岛的模式。随着社会变得相对富裕,新一代的马来西亚人已经不愿意从事辛苦而危险的工作,所以必须引进移工;今天我们所抗拒的外劳,就是十九世纪半岛的华工和印工。他们勤奋,是因为没有选择;我们怠惰,是因为有更好的选择。

这是极为简单的道理,到了马哈迪手上却变成了种族诠释,毕竟唯有这样他才能够继续分化不同的族群,但他不会告诉你他的几个子女都是富豪,反而继续维持“马来人贫穷”的片面印象。

最后,若有方便的机会,不分种族,任何人都不会错过。正如行动党的刘镇东和土团党的马祖基都不是下议院议员,却也都接受委任出任上议员和副部长。“康头”谁会不要呢? 那是人类的本性啊 !

* 唐南发为无党无派的自由评论人,群议社社员,公共交通狂热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