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M与预科班合并疑惑多 固打制不除改革亦枉然


杨昌奕

教长虽然表明将探讨高教文凭班与预科班合并的可行性,但华教人士认为,其中存在许多难题及变数,合并实非易事。(档案照:透视大马)
教育部长马智礼表明,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班及大学预科班“有可能”合并,令华教人士忧喜参半,喜的是总算盼来“平等入学”的曙光,忧的是这项合并充满变数。

相较早前在预科班固打制问题上,表现出强硬立场,马智礼日前突然放缓态度,坦言可探讨两种学制合并的可能,惟却未进一步说明详情,使得华社仍半信半疑,呼吁教长展现诚意,将建议带入内阁正式讨论。

三位接受《透视大马》访问的华文教育界人士,皆认为高教文凭班与预科班分属不同学制,合并不易且延伸许多待解问题。

更重要的是,若“固打制”依旧存在于合并后的新制,一切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废除预科班更妥当

合并概念虽好,惟有者仍主张回溯根本,即把入读国立大学的唯一途径,回归到高教文凭班,并逐渐废除预科班,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提升我国高教水平。

华教机构“林连玉基金会”主席刘志文,正是上述看法的拥护者,强调扶弱主义的固打制,将会拖垮我国的教育素质。

刘志文认为,唯有逐渐提升土著学生的竞争力,并开始废除预科班,回归高教文凭进行学术鉴定,我国的教育水平才能提升。(档案照:透视大马)
刘志文认为,唯有逐渐提升土著学生的竞争力,并开始废除预科班,回归高教文凭进行学术鉴定,我国的教育水平才能提升。(档案照:透视大马)

“政府要做的是培养土著的竞争力,让他们接受公平竞争,而非本末倒置,一味以预科班固打制扶弱,最终影响高教水准。”

他建议,与其进行合并,倒不如逐渐平衡现有的固打制族群比率,同时积极加强土著的学习能力,以期最终抛下固打制这根拐杖

“我希望,政府最终能逐步取消预科班,回到以高教文凭班为准,整体提升各族学子的竞争力。”

学制不同整合困难

拉曼大学中文媒体新闻系讲师刘惟诚,以“橙与苹果”来形容合并上述两种学制,肯定是庞大且困难的工程。

“橙与苹果虽然都是水果,但将它们参杂在一起,那又会变成什么呢?高教文凭班由教育部的考试局管辖,而预科班又有自己的管理部门,两者在行政权上,就有根本的不同。”

他质问:“请问在合并后,究竟是哪一个学制,并入哪个学制?还是会推出一套全新制度,统合两者呢?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要知道,两者在课纲还有评分标准各方面皆南辕北辙。”

“打个比方,预科班较类似大学课程,学习上更具弹性,可以有更长的毕业年限。反观高教文凭班,则属于‘一战定生死’,学生只有一次考试闯关的机会,更为紧迫。”

合并两种考试难度、课纲、评分标准等皆不同的学制,是一项大工程,尤其是关键的考试难度,更左右着学生的成绩水平。(档案照:透视大马)
合并两种考试难度、课纲、评分标准等皆不同的学制,是一项大工程,尤其是关键的考试难度,更左右着学生的成绩水平。(档案照:透视大马)

刘惟诚直言,倘若合并成事,就必须指定仅由一个部门来管理,而且必须统一各项制度,包括修学年限、课程纲要、评分标准、考题方式、师资条件,以及入学甄选等。

考试门槛的难易度,亦是个问题,因为这是决定成绩水平高低的分水岭,如果以预科班较低的标准评分,届时所产“准大学生”的人数,或将以倍计。

这使得刘惟诚感到担忧:“我们拥有那么多的毕业生,但国立大学的学额足够吗?增加学额的话,会否导致国立大学越趋商业化呢?这都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马来社会能否接受?

合并学制所延伸的问题,还不止于此,一旦处理不当,恐将再次引发族群间的不满,尤其是马来社会能否接受新学制

刘惟诚分析:“高教文凭班与巫裔青睐的预科班整合后,除了学习及考试难度将调整外,也意味着土著学生,将和非土著学子,在相同平台下公平竞争。向来视预科班固打制为方便之门的马来社会,能接纳妥协吗?”

每一年,都有成千上百位学子,挤破头也要争入国立大学的窄门,而预科班固打制所凸显的扶弱主义,为各界所诟病。(档案照:透视大马)
每一年,都有成千上百位学子,挤破头也要争入国立大学的窄门,而预科班固打制所凸显的扶弱主义,为各界所诟病。(档案照:透视大马)

他坦言,两种学制的合并意念虽好,却势必面对来自行政及政治上的阻挠,考验执政者处理的智慧。

新制度应有教无类

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委员黄瑞泰亦抱着相同疑问,尤其是学习与考试的难度,合并后将以何者为准?

本身倾向于调整难度至适中水平的他,希望教育部能以新制度平衡两种学制,实现“有教无类”、“人人皆可接受高等教育”的理念。

“一方面,我们有高难度的高教文凭班,另一边,却是难度相对较低的预科班。若我们不需要这么高水平的入学标准,不妨考虑将难度调整下来。”

身为独中教师的黄瑞泰认为,我国的高教应符合全球“因材施教”的趋势,而不再局限于“万中挑一”的优胜劣汰形式。

“以前只有少数精英才能读大学。但随着时代转变,教育模式已大不同,现今入学是看你适合什么科系,根据你的所长来学习。”

尽管合并学制不易,且仍存在固打制的隐忧,不过黄瑞泰还是乐观其成,相信新制度能解决学额问题。

无论如何,他提醒,新制度的水平不应大幅降低,毕竟无论是高教文凭班或预科班,其存在的意义,正是提升各族学子的素质,而非本末倒置,让高质者反过来配合低质者。

“官方词令”缓和僵局?

在政治层面上,亦是一名时评人的刘惟诚分析,虽然马智礼表明将会“研究”合并建议,但纵观其谈话,仍不脱“官方词令”的框架,难免令华社质疑其诚意。

“事实上,马智礼只是透过文告说,他会研究这项建议,但没用上更为确定的字眼发言,连‘我会带上内阁讨论’都没提到。”

他直言,若马智礼对于合并学制,确实抱着认真态度,必定会提到“带入内阁讨论”一词,而不会使谈话沦为“官方词令”的表面功夫。

刘惟诚质疑,若对合并学制抱着认真态度,为何马智礼不表明“将会带入内阁讨论”,而只是让一切沦为“官方词令”?(档案照:透视大马)
刘惟诚质疑,若对合并学制抱着认真态度,为何马智礼不表明“将会带入内阁讨论”,而只是让一切沦为“官方词令”?(档案照:透视大马)

“我相信马智礼是希望借着开斋节的来临,以这番话缓和僵持的气氛,尤其是华社对他的不满。尽管目前华社对他的言行,仍以观望态度居多。”

尽管如此,刘惟诚却衷心希望,马智礼接下来能以实际行动,来推翻其猜测,向国人展现合并学制、落实“公平入学”理念的决心。

愿探讨合并可能

在马智礼发表“土著不谙华语遭拒聘”言论,掀起巨大反弹后,行动党社青团长李存孝随即发文告,呼吁前者收回言论,之后更拜会对方并提出5项建议。

这5项改革建议,包括:促请教育部解决预科班制度不平等待遇、重新研究课程评级制度、国立大学应考虑吸纳预科班1万5000名学额、不分种族开放录取额外2000名成绩最优秀的考生,以及统一预科班或高教文凭班的课程及评级制度。

本月25日,马智礼透过文告指出,他在了解上述改革建议后,认为合并两种学制的提议值得探讨

“高教文凭班与预科班的合并,存在可能性,以作为国立大学公平入学举措的一部分。我愿意接受任何改善教育质量的建议,李存孝的具体想法,可以用作教育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