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甚嚣” 大国工匠蜕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09/16 09:42:23 作者:特约撰稿 李雅偲

导读: 的确,工种没有变,忙忙碌碌的身影也没有变,只是如今的他们早已不再是普通的车间工人,做的也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苦力活儿”。”  尽管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但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早已获得过“中央企业能手”“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优秀选手”等一系列荣誉。

第十四届“振兴杯”闭幕式,大家分享青年技工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凤莉/摄

每每提起钳工、焊工和汽车装调工这些工种,人们似乎联想到的都是穿着工服在生产车间忙忙碌碌的那些身影。有人甚至会认为这些简单的工作人工智能应该都能完成,为什么还要人来做?这样的比赛真的有意义吗?

的确,工种没有变,忙忙碌碌的身影也没有变,只是如今的他们早已不再是普通的车间工人,做的也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苦力活儿”。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这次比赛算得上超常发挥了,虽然不一定拿奖,但是我对自己这次的比赛表现还是很满意的。”王斌是一个一说话就会笑的男孩子,在他的脖子上赫然留着一道新伤,这是前一天进行焊接比赛时被滚烫的铁水烫伤的,在他的胳膊上有几处烫伤已经结了痂。和其他选手赛后状态不一样的是,他除了轻松还多了一分坦然。

“我当时来航天科技集团211所就是冲着14车间高凤林班组来的,当时我们有4个人一起来到这个车间,但最后只留下了两个。”提到自己所在的班组,王斌满满的都是自豪感,“我们组一共13个人,有3个特级技师,还有3个高级技师,看这大师的配比你就知道实力有多强了吧。跟他们相比我就差得太远了,比如在工作中一些航天设备需要焊接的部分只有0.33毫米厚,没个十几年经验的根本焊不了。”

尽管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但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早已获得过“中央企业能手”“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优秀选手”等一系列荣誉。

“焊接一个合格焊点不难,难的是一直都能达到标准。我们经常开玩笑,在上班前问那些焊工老师傅今天心情好不好,不开心就回家休息吧。因为心情不好工作就会出问题呀。”当被问及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不可能有失误,因为我们的工作要求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他告诉记者,航天产品的第一要点就是要求高可靠性、讲究零缺陷,由于航天产品价值昂贵,一个微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几百万元甚至更大的损失,所以根本不允许出现失误。

由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比赛项目中的一些操作,王斌只能利用下班的时间自己琢磨练习,焊枪喷射出2300℃的烈焰,不一会儿王斌就汗如雨下,脱下工装,里面的衣服就像是从水里捞起来的一样,就这样,在充斥着呛鼻气味、尖锐刺耳声音和火星四溅的车间中,一练就是八九个小时。

“你得有很大的力气,也要有足够的细心”

和王斌比起来,同样是1989年出生的刘文超看起来结实很多,他的左手无名指指肚上有一个浓黑的血泡,这是装配钳工特有的标志。由于技术优秀,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工作8年的他已经是一名技师了。

“这次来比赛大概托运了50公斤重的工具,但这还是轻的,不管到哪儿你都得带着自己的几个大箱子,只有自己的工具用着才顺手,这简直就是我的四件套标配。”刘文超开玩笑说。

从他刚刚毕业,在第五研究院的529厂只能打打下手,到逐渐成长为先后荣获“五院技术能手”“航天技术能手”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青年人才。刘文超先后从事了嫦娥三号卫星、神十、神十一飞船等各型号的管路制作与管路装配工作。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在任务中不断攻坚克难,解决各项技术难题近10项,为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的圆满完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要么一次成功,要么产品报废,必须小心谨慎,不能出现丝毫差错。”他解释说,由于许多复杂的零部件无法用自动化机器完成,所以很多精密的设备只能依靠手动装配搭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如果因为操作人员失误,不仅可能会损失设备,项目的进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航天科技集团团委副书记姜大帅告诉记者:“这次参加‘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对我们航天科技集团的选手来说是机会,是挑战,更是展现航天青工建功新时代青春风采的重要舞台。经过大赛,小伙伴们接受了历练,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发现了差距。航天青工作为强国一代的一分子,在提升技能水平、投身事业发展和自我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不只要追求操作的精湛,更要注重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肩负起航天报国使命和富国强军重任。”

从“新手”到“老钳”的蜕变必须足够热爱

34岁的高级技师郑永涛今年刚刚被聘为四川省德阳市“首席技师”,除此之外,他的履历上还有一大堆奖项。除了有精湛的手艺,这也得益于他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操作方法完成别人不能完成的工作。

“我们国机集团曾经生产过一台8万吨的模锻压机,高42米,重约2.2万吨,单件重量在75吨以上的零件有68件,压机尺寸、整体质量和最大单件重量均为世界第一。如果说以前生产锻件需要千锤百炼,那么有了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那就可以一锤定型。通过锻造,不仅可以得到机械零件的形状,而且能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他向记者介绍着自己所在团队在这次大型模锻压机的现场安装中,如何通过大胆修改装配工艺、吊装方法等一系列技术革新,使得在缺少安装工具、安装人员减少一半的情况下将设备的安装周期缩短为原来的一半。

“每一次在项目中的突破都让我们觉得特别兴奋,毕竟都是第一次,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先例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攻克一个难题,绝对是一段值得骄傲的经历。”在郑永涛的心里,只要项目能完美竣工,不管加多少班,克服多少困难,都是值得的。

“这个三峡螺母柱是由很多零部件拼接形成的,每一片都得有5米长,重量要有10吨20吨,我们在安装的时候需要保证两片之间的缝隙像头发丝一样细,换句话说,缝隙不能大也不能没有。”提起他参与过的三峡工程升船机建设,协助安装升船机核心部件——齿条、螺母柱的经历时,他说,“其实最大的困难是你明明早上测量数据合格了,随着温度的变化,下午数据就变化了,所以就得想办法就纠正这个问题。毕竟这个设备是为了辅助成千吨、上万吨的轮船和设备升降,所以装配绝对要精准。”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将这些庞然大物的间隙控制得如此微小的,但是他们做到了。

“其实来参加比赛的选手一定都是想好好干下去的,即使知道相比于私企,在国企央企挣得肯定会少很多,但是在这里,你有用钱买不来的东西,比如归属感和成就感。”代表航天科工集团参赛的钳工选手路洪庆告诉记者,“我已经在这个单位干了8年,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做一线工人,就好像你看我们穿的工服,总觉得邋邋遢遢不够体面。另一方面由于学历的限制,从事钳工这个行业想要转型也真的很难。”

路洪庆告诉记者,今年他正在准备结婚,在北京没有户口,租了个小房子。但是他觉得,学历不代表能力,能力要从实践中获得,体面是靠自己的能力挣来的,即使暂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是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时不时也能取得一些小成绩,生活能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如果一定要给他的坚持找个理由的话,那就是热爱。

被问及比赛中他们是否会紧张时,这些选手有一个共同的答案,不紧张。因为在他们的工作中时时刻刻充满着意外和挑战,解决难题已经成为工作的常态,也正是这一个个看似难以解决但被完美攻克的技术难题,成就了这样一批年轻的精品技师。

原标题:人工智能“甚嚣” 大国工匠蜕变

责编:陈倩柔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