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观点·打造一流的国会

《星洲网》2018-07-17 12:58

我国国会迎来改革良机,有望摆脱受行政权箝制的困境,恢复国会的权威,纠正失衡的体制。

全国大选落幕两个月后,国会于星期一(16日)召开,为期20天。由于政党轮替,朝野身分大对调,新届国会出现新气象,开启迈向一流国会之路。

在新届国会上,前上诉庭法官莫哈末阿里夫获推举为下议院议长,而行动党安顺区国会议员倪可敏与公正党峇株巴辖区国会议员莫哈末拉昔则任副议长。

希望联盟在竞选宣言中阐明“下议院议长和上议院院长,将从诚实可信的议员当中任命”,虽然就此而言,阿里夫出任议长与宣言相违,不过以个人资历与能力来说,阿里夫确有资格扛起这项重任。

阿里夫的形象良好,担任法官期间态度中立,不偏袒执政党,深获各界尊重。他是诚信党党员,但党派色彩不浓,相信能有效与公正地执行议长职务。

在阿里夫的掌舵,以及希盟的支持下,我国国会迎来改革良机,有望摆脱受行政权箝制的困境,恢复国会的权威,纠正失衡的体制。

民主国家强调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不过在我国,由于政府向来强势,行政权往往凌驾于立法权之上,国会无法发挥制衡作用。这对于民主国家的政治发展并非好事,国会须进行改革,摆脱弱势姿态,成为三权分立中的重要支柱。

前朝国阵政府掌权时期,国会往往无法针对执政党的负面课题展开辩论,譬如一马公司课题。当时,这项备受全国人民关注、关乎国家利益的课题不允准在国会殿堂上辩论、厘清疑团,已引起人民不满。新届国会不能再走回老路,回避课题,而是应打造一个自由辩论的平台,让国会形成一股监督政府的有效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国会也应仿效其他民主国家的做法,设立更多的常设委员会,以提升议事与监督的功能。

国会改革路漫漫,许多陋习须摒除,许多机制与文化须重新构建。希盟在竞选宣言中,提出诸多改革方向,当中包括国会在野党领袖将获得与联邦部长同等的地位和预算、下议院每年将至少召开100天会议、下议院每星期将设有30分钟的首相谘询环节等等。若这些方案能具体落实,相信必能大大促进国会的功能,重建国会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