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体系变化看中国的兴衰

来源:草根网 2018/02/21 10:23:04 作者:鲍盛刚

导读: 美国社会历史学家沃勒斯坦认为,过去500年西方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其原因不在于这些国家的内部,而在于它们一直处于世界体系的核心位置。

历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其《白银资本》一书认为,从航海大发现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即1400-1800年左右),是亚洲时代,确切地说,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洋,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而欧洲实际上仅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次要的和边缘的部分。但是,美洲的发现使欧洲获得了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它们用美洲的白银以换取亚洲与中国的商品,美洲的金银首先使欧洲能够在亚洲经济列车上购买一张三等舱的车票,然后又能够包下一节车厢,最后才取代亚洲成为经济列车的火车头。同样,如果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在过去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通过市场换资本,通过廉价劳动力换投资,在美国与西方经济列车上购买了一张三等舱的车票,然后又包下一节车厢,目前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列车的火车头。

美国社会历史学家沃勒斯坦认为,过去500年西方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其原因不在于这些国家的内部,而在于它们一直处于世界体系的核心位置。同样,欠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所以不发展,原因也不是在于内部机制,更主要的是它们一直处于世界体系的半边缘与边缘地区。对此认为与分析,实际上也显然可以用于对历史上中国兴衰的分析,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分析工具。所谓世界体系就是一种全球分工与产业价值链体系,它是由中心-半边缘-边缘组成的一种结构。同时它也是一种规则和机制,决定资本,资源,人才,财富的流向,循环与分布。所以,位置不同,国家的命运也不同,即位置决定命运,怪不得俾斯麦曾经带有醋意地说到,在这个世界上,上帝只惠顾美国,醉汉和傻瓜。从历史上看在近代以前,中国一直处于东方体系的核心位置,但是在近代世界体系中,由于中国选择闭关自守的政策,中国落入体系的半边缘和边缘位置。与之相对,日本选择脱亚入欧的开放与融入政策,所以日本挤进了世界体系的核心圈,可以说这是近代中日大分岔,大分流的原因。近代世界体系发源与15,16世纪,成熟于19世纪中叶,其核心是西欧国家。19世纪是欧洲的世纪,更是大英帝国的世纪,以产业效率为中心,英国创造了一个贸易的而非领土的帝国,但是,在1870年以后英国开始走向由盛而衰,其原因在于资本的流出与对外投资的加速发展,1870年至1913年间,英国的对外投资增长了近250%,1913年达到了40亿英镑,相当于近一半的英国储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除了土地之外,英国资产的一半多在海外。无疑对外投资从短期和对资本来讲比国内投资盈利更高,但是,长期来看对英国和世界经济结构都是一种深远的变化。美国的崛起与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9世纪后半期的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和技术的转移,由此20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但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走向由盛而衰的轨迹,美国之所以走向失落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对外投资的加速与国内产业的转移,因为高工资,以及美国国内市场的饱和,利润空间的稀薄,导致美国公司将加工和制造迁移到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最初是日本,亚洲四小龙,然后是中国,美国跨国公司在这些国家进行生产加工,然后再将产品通过廉价的现代化运输工具返销到国内和世界其它地方,这样显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制造业的转移首先导致美国大片工厂的倒闭和萎缩,许多美国公司在本土只保存总部和研发中心,其次,导致失业率的剧增,中产阶级每况愈下,其三,进口大于出口,美国越来越趋于成为纯粹的消费大国,只消费,不生产,只进口,不出口,因为美国自己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少,除了农产品和别国无法加工生产的高科技产品,美国的消费越来越依赖于进口。其四,贸易赤字急剧上升,美国2010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49789亿美元,其中对中国贸易赤字扩大到207亿美元,中国事实上成了美国的工厂,为美国打工。最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而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与美国相比,中国崛起无疑得益于20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和技术的大转移。由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和输入,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和最廉价的生产和加工基地。首先,1978年以来中国获得了5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投资中心,美国500强企业前10名都有在中国投资,并且它们在中国的生意份额越来越大,超过其本土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由于大量外资的涌入使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的3倍,由此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结束了美国在制造业110年雄踞全球首位的历史。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随即又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万多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根据预测中国GDP总额将于2019年超越美国。

上世纪初畅销书《世界的美国化》作者威廉·斯迪德认为尽管在18世纪美国处于英国统治之下,但是随着美国的崛起,英国未来的经济将与美国息息相关。当时欧洲人惊呼“美国入侵”,牢骚满腹的抱怨每天早晨每一位普通公民都在美国制造的闹钟声音中醒来;从产自美国新英格兰的床单上爬起床,用纽约的肥皂和扬基安全剃须刀刮脸。然后穿上产自西卡罗来纳的袜子,再外面再蹬上一双波士顿长靴;系紧康涅狄克州产的背带裤,等等,欧洲人发现生活已经离不开美国制造,英国首相威廉·格兰斯顿1878年就预言美国在商业地位上超过英国是无法避免的,“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快速发展洋洋自得的时候,美国人已经在一路小跑超过我们。” 那么,美国为何会超过英国呢?原因之一是英国人和英国公司每年都将他们一半以上的存款投资到美国,这甚至超过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投资。虽然这些投资带来的收益使英国每年的国民收入得到增加,但是这些投资本身让美国企业完成了现代化,美国在一夜之间从以农耕为主的社会成为以工业为主的都市化社会,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功的象征。对此情景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只是目前被抱怨的和被羡慕的主角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无疑,中国崛起及其世界影响力的基础也在于经济全球化,一是因为改革开放政策,融入世界经济秩序,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由此在不经意间顺势而起。二是中国不仅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而且顺势而为,正在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其标志就是“一带一路”。 哈尔福德·麦金德曾经讲到“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将地球翻转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包含欧洲,亚洲,非洲以及南北美洲在内的陆半球,更重要的是,不列颠大致处于该半球最显眼的地方。”显而易见,地理大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地理发现,更重要的是在于商业贸易与经济发展机遇的发现。与此对比,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中国不仅是过去30年里全球化的最大赢家,并且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化的主要引领者。显而易见,目前世界体系处于新一轮的转变与过渡时期,由此各国也都在这种转变中寻求最有利的位置。

原标题:从世界体系变化看中国的兴衰

责编:杜文俐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