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而不歉的重量

《东方日报》2018年01月3日 22时48分 • 評論: 蕭德驤

前首相敦馬哈迪為本身執政22年來犯造成的錯誤道歉,爾后卻又強調道歉不代表認錯,再次引起爭議。有人質疑,敦馬這樣為過去所為表達歉意,卻執意不懺悔,等于「道而不歉」,根本沒有實質的意義。

道歉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行為,在維持自我與人群的關係之上佔了重要的一環。從不同角度看,道歉有不同的意義,有人認為為本身錯誤行為道歉,是在展現人類的理性之光;有人則認為,適當的道歉有助于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狀態。道歉有不同的形式,自然也有不同的重量。

歷史上著名的道歉,莫過于二戰之后德國聯邦總理勃蘭特的「華沙之跪」。1971年12月7日,剛結束對捷克、波蘭國事訪問的勃蘭特,冒著寒風前往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時,突然雙膝下跪,對二戰中被納粹份子殺害的猶太人哀悼,同時也為二戰時納粹德國犯下的罪行認錯贖罪。

實際上,勃蘭特並非納粹份子,甚至在二戰爆發前已離開德國,在外從事反法西斯鬥爭。二戰后勃蘭特領導德國,本來無需為戰爭罪行負責,然而他卻承擔了責任,為戰爭罪下跪謝罪。

論者們認為,「華沙之跪」是歐州千年以來「最強烈的謝罪表現」,勃蘭特的行為淡化戰爭受害國子民心中的傷痛,也為德國重返歐州贏得自尊。為此,「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一說傳誦至今。至今,德國將納醉主義列入刑法制裁,也難容納粹言論,展現出德國道歉重于泰山的一面。

相比之下,同樣屬于二戰侵略者日本,其戰敗以來,盡管歷任領導人都曾發表過對于戰爭的反省與抱歉,但卻無法為受害國接受。追根究底,其原因自然是除了沒有使用正式字眼之外,在行動上日本內閣依然時時參拜供奉戰爭罪犯的靖國神社,甚至近代日本不斷修改歷史教科書上的二戰內容。因此這樣的道歉,自然顯得輕于鴻毛了。

說回大馬,敦馬哈迪領導希盟聯盟至今不斷遭人質疑,對于要求其就過去執政對大馬民主、司法體制造成崩壞性結果的呼聲不曾停止,在野黨過去堅實的基本盤也出現分裂,敦馬此次道歉可說某程度上是為了修補裂痕所為。

盡管仍然有人對敦馬「道而不歉」表示不滿,然而卻不能忽視其對馬來社會造成的影響。對馬來社會來說,敬老是重要的價值,這也是政治對手至今不敢把敦馬下獄的原因。因此,一個古稀之年,過去又是政治強人的領袖公開為所為道歉,對一些馬來民眾來說已算可以接受。

敦馬「道而不歉」的確擁有一定影響力,否則政治對手也不會在之后,不斷發表攻擊指其是在演戲,呼籲選民且莫上當。

敦馬「道而不歉」對一些人來說輕于鴻毛,對其他人來說卻可能重于泰山。然而在執著于敦馬應不應道歉的爭論上,人們應思考的是,當時間到來,敦馬道不道歉最終是否會左右你手中的一票?確定這點,或許投票時就可以少點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