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发展理事会会议.霹17华中.7校无校长.另2校长年底将退休

《赤道论坛》13/08/2017   14:51

华中发展理事会会议.霹17华中.7校无校长.另2校长年底将退休

2017-08-13 09:49 星洲日报/国内版

郭金棠(前排左三)主持会议。前排左一起为吴文宝、林良平;右一起为余开云、许益镇、张长兴及郭思广。(图:星洲日报)

(吉隆坡12日讯)在霹雳17所华文国民型中学(华中)当中,目前共有7所无校长掌校,另有2名华中校长将在今年底退休。

林良平:难觅人选学校又偏远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财政林良平,今日在该会第8次理事会会议上说,霹州有些华中早在去年开始就面临没有校长的窘境,而如今无校长的华中数目,即将超过全州华中数量的一半。

他说,虽然该会经向教育部反映此事,但相关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主要是因没有人选及地方偏远。

也是实兆远南华国民型华中董事长的林良平指出,该校校长将在今年10月退休,而董事会已致函向教育局推荐接任人选,但至今尚未批准,他呼吁该局尽速解决此问题。

郭金棠:应赋权校董举荐

此外,该会署理主席郭金棠促请教育部尽早批准华中董事会推荐学校校长的权力。

他指出,教育部在2013年恢复教会代表委任校长的主导权,而该会曾向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要求让华中董事会拥有推荐校长的权力,虽然副部长已经向教育部反映,但至今还没有下文他以尊孔学校为例说,该校原有2名具备资格的校长人选,但教育部却将有关人选派至其他国民学校。

出席者包括该会副主席郭思广、副主席许益镇、沙巴副主席张长兴、秘书拿督吴文宝及副秘书余开云。

盼教部承担公用设施费用

郭金棠促请促请教育部一视同仁,承担华中水电费、电话费、网络费等公用设施费用。

他举例说,大型华中如槟城恒毅及钟灵每月的水电费超过2万令吉,但教育部每月只给予5000令吉津贴。他说,学校董事部每年承担10万至20万的水电费开销是一项沉重负担,因此希望教育部能给予国民中学与国民型中学相同待遇,即全数由教育部承担。

盼行政人员具华文资格

此外,他促请教育部规定华中的校长及副校长等行政人员须具备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资格。

他解释,根据参加校长培训课程新条例,学员须具备3年副校长行政经验才符合受训资格,因此,华中副校长须具备SPM华文资格,才符合政府培训校长的条例。

他呼吁有能力成为华中副校长人选的华裔教师能接受承担副校长的职位,以便有机会参与校长培训课程,成为华中校长接班人,否则将出现断层现象。

另外,他促请教育部规定只分派华文小学的毕业生到国民型华文中学继续深造。

他指出,有些州或县的教育局不遵守政府对华中改制时的承诺,调派其他源流及不谙华文的小学毕业生到华中就读,此举剥夺了众多华小毕业生到华中求学及继续学习华文的机会。

另一方面,他感谢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以及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协助华中争取1千500万令吉的2016年华中拨款,并促请财政部尽早发放2017年度华中拨款。

该会促请政府将华中拨款列入国家年度预算案当中,以便华中能“名正言顺”地获得制度拨款。

吁华裔子弟踊跃当教师

郭金棠指出,如今成绩优异的学生多不把教师当成理想职业,导致近年来除华文科外,其他科的华裔教师人数不断减少。

他呼吁华裔子女踊跃申请师训,并促请教育部提高华裔子弟被录取师训名额。

他说,每当他在毕业典礼上颁发证书给毕业生并询问他们的志愿时,绝大多数学业出众的毕业生皆表示要当医生。

“我感到很悲哀,30多名毕业生,没有一人说要当老师,那将来谁来教导你们的孩子?”

他表示,如今尊师重道的观念淡薄,以致教师的地位不如从前。

他呼吁校方及家长灌输学生“当老师是有前途的观念”。

以及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协助华中争取1千500万令吉的2016年华中拨款,并促请财政部尽早发放2017年度华中拨款。

该会促请政府将华中拨款列入国家年度预算案当中,以便华中能“名正言顺”地获得制度拨款。

吁华裔子弟踊跃当教师

郭金棠指出,如今成绩优异的学生多不把教师当成理想职业,导致近年来除华文科外,其他科的华裔教师人数不断减少。

他呼吁华裔子女踊跃申请师训,并促请教育部提高华裔子弟被录取师训名额。

他说,每当他在毕业典礼上颁发证书给毕业生并询问他们的志愿时,绝大多数学业出众的毕业生皆表示要当医生。

“我感到很悲哀,30多名毕业生,没有一人说要当老师,那将来谁来教导你们的孩子?”

他表示,如今尊师重道的观念淡薄,以致教师的地位不如从前。

他呼吁校方及家长灌输学生“当老师是有前途的观念”。

余开云:入会争取华中利益

余开云呼吁各华中董事会、家教协会及校方加入该会,团结一致为全国华中争取利益。

他指出,华中自1962年改制以来备受社会及政府忽略,惟该会成立后,积极争取华中地位,且自2012年开始,华中在该会协助下已5次得到政府拨款。

(星洲日报‧201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