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毕凡:新加坡“均势战略”选错了目标

时间:2016-06-01 08:37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程毕凡

内容摘要:新加坡也不是铁板一块,其舆论界、学界和普通民众中早已存在不同于政府做派的看法。新加坡应反思的是:它能说清中国到底在什么地方威胁它的安全了吗?其相互矛盾的对华两面战略能持久玩下去吗?如果中美在南海的对抗加深,美国把新加坡拖进去,新加坡会安全吗?
陈九霖先生不久前在本报发表《新加坡也应支持中国南海立场》一文,寄望新加坡“不要一味借助美国势力抑制中国”。陈先生用意虽好,但笔者认为要新加坡转变这一立场似乎很难。只要粗略回顾一下新加坡安全观的发展经纬,便可对此有所了解。

1965年8月被迫脱离马来西亚,曾使新加坡一度茫然无措。所幸,当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不久便设计出一套使新加坡成为“世界城市”的生存发展战略。简单说,就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极其优惠的条件大力引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资本,使其在新加坡都有一份既得利益。这样,它们不仅会帮助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会在安全上为新加坡提供保护,使敌视新加坡的邻国不敢入侵。按照李光耀的说法,这就是“均势战略”。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他曾阐明“均势”并不意味着对峙双方势均力敌而是指一种“稳定的状态”。当时已有所谓“美国统治下和平”的说法,新加坡的安全就主要托庇于美国,李光耀眼中的“均势”其实就是美国的霸权。

独立后的相当长时期,新加坡的“均势战略”主要针对周边对它怀有敌意的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新加坡与中国关系很好,在东盟国家对华经贸关系中占有突出地位。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迅速崛起,新加坡尽量分享中国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但同时也逐渐将其所谓“均势战略”的矛头转向中国。有一种论点认为,新加坡的表现是一种小国对大国普遍怀有的疑惧心理,因此不足为奇。但我认为,即便是周边中小国家对中国确实怀有不同程度的疑惧心理,新加坡的表现和作用算是比较突出的。

 其一,新加坡领导人和某些智囊人物在不少场合暗示中国国强必霸。其中李光耀就曾说过“中国”一词就是“中央王国”之意。“亚洲很多中小国家很担忧中国可能想恢复昔日的帝国地位,他们担心可能再次沦为不得不向中国进贡的附庸国。”由于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国际上普遍误以为它对中国更了解,因此以上这种论调产生了比较大的误导作用。

 其二,新加坡并非美国正式军事盟国,但它毫不犹豫地让美国滨海战斗舰长期驻扎樟宜军港,不久前又接纳P8反潜机进驻。这使得新加坡成为美国围堵和威慑中国的平台,有时显得比美国更急切地要它加强在亚太的霸权。

 其三,新加坡不仅在南海“选边站”,在钓鱼岛争端中也有倾向日本的表态。2013年8月李显龙总理访日时,提醒中国“无论是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海问题”如果“硬取”,将丢掉世界地位和声誉。

新加坡这些“敲打”中国的言行日益引起中国学界和舆论界的批评。事实上,新加坡也不是铁板一块,其舆论界、学界和普通民众中早已存在不同于政府做派的看法。新加坡应反思的是:它能说清中国到底在什么地方威胁它的安全了吗?其相互矛盾的对华两面战略能持久玩下去吗?如果中美在南海的对抗加深,美国把新加坡拖进去,新加坡会安全吗?(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huanqiuth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