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

马来封建社会的经济,基本上是自供自给的自然经济。但是,商品经济特别是在马六甲时代已日益发展。一个又一个殖民者和帝国主义者的武装占领以及外国资本主 义势力进入我国,不仅摧毁了马来封建王朝的政治势力,而且加速了自然经济和个体小业主的衰落;此外,它也加速了外国资本商品经济的发展。殖民主义和帝国主 义侵略我国的目的,不是要改变我国的封建社会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制度,而是要把我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工业原料产地、资本投资市场和商品销售市场。他们对我 国人民进行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全面的各种形式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尤其是英国对海峡殖民地的统治,进而并吞了马来亚后,已经把我国的社会性质改变成为殖民主义的半封建的社会。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 初,在马来亚社会有两个巨大的变化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多元民族社会的形成。在20世纪,这两个因素从爱国主义发展和爱国者斗争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重要的。英 国等帝国主义经营的园坵、矿山、码头、公路、铁路和建筑等需要大量劳工,这就促使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马来亚无产阶级的产生。这和有些亚洲国家不同的 是,马来亚的无产阶级不是直接从马来封建社会内部 (即从马来农民) 产生,而是由英帝国主义从中国和印度大规模输入的劳工所组成。

这是狡猾的英国人推行的具有经济和政治意图的政策。首先,从经济角度看,它可获得一本万利的廉价劳动力。其次,从政治角度来看,英国人通过维护封建社会制 度的残余和保存苏丹作为象徵来掌控马来人的反对和不满,他们要农民固守在乡村生产粮食,不让马来农民流入资本主义经济领域,从而有效地推行分而治之的政 策。我们发现,在1931年除了海峡埴民地外,马来亚在园坵和锡矿场的各族工人有 43万6千575 人,其中马来工人只有 6万2千937 人,只占 14.4% 。中国和印度工人逐渐定居在这里,同我国共命运,从此,成为我国多元民族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族工人共同创造了祖国的财富,推动社会历史车轮前进。

独立后,无产阶级的构成出现了新的变化。反动派及其帝国主子大规模开发各种行业,变本加厉地掠夺国家的财富,无产阶级队伍随着壮大,马来无产阶级人数特别 是在推行新经济政策后也迅速增加。1983年5月18日《每日新闻》登载的1980年人口普查指出,在马来西亚,10岁以上的工人人数1970年是2百 73万,其中马来工人占52%,华族工人占36%,印族工人占12%.1980年工人总数增加到3百79万,马来族占54%,华族占35%,印族占 11%.这个报告还指出,在这10年里国内迁移的人口迅速增加,1970年是一百万,1980年达到1百79万,增长了79%.他们的大部分是从乡村迁移 到城市寻找工作的马来青年。这个事实表明,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特别是独立之后,出身农民的马来劳动人民已广泛地加入我国的无产阶级队伍,以及通过 共同的工作和斗争,各族工人结成了阶级兄弟,这对我国革命的发展是有非常重要和具有深远的意义的。

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新生力量,是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没拥有任何生产工具 (除了出卖劳动力)。他们面对着国内外的大资本家,遭受最残酷的压迫与剥削,非常渴望获得解放。他们有光荣而英勇的斗争传统,不仅为经济而斗争,也进行政 治斗争。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他们奋起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无所畏惧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反对各种形式的压迫和剥 削。无产阶级产生之前,在我国的社会变革中农民是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之后,农民则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工人和农民两者的人数占我国人 口的大多数,是革命主力军。根椐我国多民族的特殊国情,工农联盟不仅是建立广泛的团结阵线反对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基石,也是民族团结的保证。

相关文章

登入为: admin
探索与研究/马来亚历史: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1/13 13:4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