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反对党续作备胎

28/09/15

作者/来源:美国星岛日报 http://www.cdnews.com.tw

美国星岛日报26日专文—新加坡反对党续作备胎,全文如下:

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稳扎稳打地赢得了2015大选。面对69.86%的高得票率,2011年选举的不祥之兆,和「后李光耀时代」的忐忑不安,似乎都已烟消云散。

今年对于人民行动党的确很不寻常,李光耀离世带来「终极权威」缺位、反对党首次在所有选区对抗执政党。同时,建国后出生的选民达到历史新高的54%,他们被认为是反对党的有力票仓。媒体早早就将这次大选冠之以最激烈、最具不确定性的名号,反对党的政治大戏看起来呼之欲出了。

2015新加坡大选共竞逐89席国会议席,反对党展现出空前的锐气,50年来首次参与所有议席竞选,最终夺走人民行动党6个席位。

这样的锐气来自何处?不得不提到被称为政治分水岭的2011年新加坡大选。

这一年,人民行动党获得60.14%的得票率,为历史最低。2006年这一数字是67%。反对党破天荒地赢得6个国会议席,其中还包括一个集选区——「集选区」制度被普遍认为意在有效遏制反对党冒头。

对于长年选情低迷的反对党,这样的好成绩不论其自身还是外界都没有预料到。

自建国以来新加坡就存在反对党,至今已有二十多家。1981年前,国会中并没有反对党议员。1968年、1972年、1976年和1980年四次大选,反对党赢得议席数均为零。1981年人民行动党议员空缺出一个席位而产生补选,工人党的惹耶勒南胜选,实现零的突破。但此后,惹耶勒南因批评李光耀而被多次起诉,最终破产。在2011年大选之前,反对党在国会中的席位从未超过4席。

多年陪跑的反对党竟然露出赶超苗头,不难想像执政党受到的心理冲击。究其原因,恐怕是积攒多年的民间不满产生了质变。

作为全球富豪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坚持自由市场、低福利政策,没有规定官方的贫困线,也拒绝设定最低工资保障线。政府相信持续的经济增长最终会让低收入群体受益,但事实是生活成本水涨船高和贫富差距日渐拉大。联合国的资料也显示,虽然新加坡的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茅,但它的收入平等水平却位居世界第105位。此外,养老、医疗保健、交通问题都是身为精英党的人民行动党疏于顾及的,也是反对党们手中的武器。

不过仅仅手握民意「戾气」,反对党就能冲击国会更多议席吗?当然没有这麽容易。

从2011年大选的结果,就能嗅出新加坡选举制度的设计痕迹。反对党得票率为46%只拿到6席,行动党60.14%的得票率则佔据81席的绝对优势。

这背后便是备受争议的集选区制度。一个集选区规定要有4到6个候选人捆绑选举。其中1人必须是少数族裔(马来、印度或欧亚溷血族)。得票最高的一组候选人当选,共同进入国会。由于人数上的要求,反对党甚至无法推选出足够人手参选。2011年以前的5次选举,反对党从未在任何一个集选区获得胜利。

在人才层面,执政党更为强势。试想一个面积不过1.5个北京海淀区,人口仅为530万的小国,要把精英一网打尽简直轻而易举。

此外,长期执政令人民行动党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在关键时候得以一掷千金收买人心。每逢选举前夕,人民行动党就会集中出台一系列惠民措施,这显然令反对党所望尘莫及。

「收买」和「设计」显而易见,但这是人民行动党的全部吗?答桉是否定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民行动党政府就在选举中尝到了苦涩的滋味。工业化完成过后,年轻人对现状不满,无法继续保持忠诚。1984年大选,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下降了12.6%。由此,人民行动党政府开始了第一次深刻反省。他们着力听取民意,1985年即成立了民意处理小组,任何时候民众可以通过民意处理组来发表政见、参与国事国策的讨论。

当2011年政治危机再度与人民行动党擦肩而过,该党则放下身段反省对年轻选民的忽视。李显龙对记者表示:「这标志着我们的政治发生了明显变化,很多(新加坡)人希望政府採取不同的(执政)作风和方式。」他和不少国会议员开通Facebook,分享政务的同时将生活点滴发佈上网,削弱年轻人心目中家长式管理的固有印象。人民行动党还开发出全国对话会,试图让不和谐的声音发言。类似的尝试不一而足。

无疑,反思精神与适应能力是人民行动党的核心竞争力。或许这些努力会得来作秀的质疑,但在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的作秀恰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政治技巧。

回到此次选举,不论媒体如何夸张渲染,其实执政党、反对党、选民都心知肚明,短期内反对党绝无反客为主的可能性。

新加坡近年选举出现一个怪现象。反对党大选前组织的集会往往吸引很多人参加,热闹非凡,行动党则冷冷清清。但到了投票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将选票投给行动党。这背后隐藏着新加坡人的一个微妙心理:行动党是正室,反对党是备胎。虽然期盼有新鲜血液出现,但这样的期待更多是想敦促正室作出改变。

不仅选民如此,各党派也瞭然于心。选前宣言中,当人民行动党豪气万丈地喊出「你我同心,为国为民」时。实力最强劲的工人党也只是不咸不澹地提一句「一个平衡的国会至关重要」,新加坡民主党则遮遮掩掩地要求「基本人权受到尊重」。其他反对党更是以唤起民间不满、给出过于美好的政策等虚弱的口号试图打动人心。格局大小,高下立判。

新加坡大选名义上也是民主,但其实更像是考试——执政党的定期民意考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反对党的角色最多是甘于牺牲、愿意承担打击、勇于充当陪衬的「暖男」。毕竟,在卓有成效的执政经验和虚无缥缈的民主理念之间选择,理性选民从来不会犹豫。 (转载自观察者网)

《新加坡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