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政策濟強扶富?

首 頁 • 東方名家•孫和聲

最近前首相馬哈迪語出驚人地說,由於馬來人選票一分為三,使得原本為相對多數的馬來族群可能淪為失權失勢的少數族。何以馬來人選票會一分為三,原因固然是多重的,馬來族群內部貧富無度無疑是成因之一。

本來,任何社會,均難免會有一定程度的貧富不均;問題是,這個貧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不均的程度有多大。在大馬,自1971年新經濟政策出台以來,已近 40年,且這40年內,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主要操控在以巫統為主導的馬來族手中,若無法實現馬來族的相對均富,責任顯然就在巫統本身,而馬哈迪則在這期間執 政了22年。

按《馬來西亞的怪傑》(Malaysian Maverick)一書的作者Barry Wain的說法,馬哈迪應對大馬目前面對的政治經濟不確定性負起重大責任,其中包括破壞司法的獨立性與三權制衡的制度設計,浪費了約1000億令吉,鞏固 了腐敗與朋黨主義(Cronyism),以至其繼任者很難收拾這個爛攤子等。

最近,首相納吉知難而退,重新把土著30%財富擁有權的目標納入第十大馬五年計劃(十五計劃)便顯示出,這確是個根深蒂固的馬哈迪的遺業(Legacy)。大馬若不能擺脫這個遺業,豈止大馬難於向進邁進,馬來人的內部團結,也將是夢想。

馬來社會不滿加劇

實事求是地看,雖說,大馬的貧窮率已從1970年的約50%,劇降到2009年的3.87%,且十五計劃還預計會在2015年降至2%;可弔詭的是,到 2009年的今天,依然有40%的低收入家戶,月均收入低於1,440令吉!此外,在月均收入低於2,000令吉的家戶中,有74.7%為土著!按新經策 的本來目標,削貧與重組社會是兩大目標之一,可實際上,貧窮率雖在數字上劇減,可低收入人群規模依舊!這個矛盾產生的原因,顯然在於有關貧窮的定義有問 題。

就削貧不成而言,主因之一顯然在於新經策被少數有權有勢有門路者所騎劫了,以至於本旨為濟弱扶貧的政策,變質走樣為濟強扶富的變相政策。這個歪風不加以糾正,馬來社會內部的不平不滿只會加劇而不會趨於緩和。

馬哈迪不思治本之道,而只一昧呼籲馬來人團結,難免使人質疑,為誰的利益團結?貧苦大眾,還是少數權貴?

實則,根據首相署經濟規劃單位(EPU)的資料,從1970-2009年,馬來人內部的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就一貫以來較他族為高,顯示出其內部的不平等較他族嚴重,如下表所示:

基尼係數是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若低於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雖然,也有人認為,能否提升全民的收入水平,以保障能過體面的生活(Decent Living)比收入分配的均否更重要,如新加坡與香港便是二個收入分配頗不均,可全民收入較高且生活較有保障的經濟體,如高公積金交付額或老人扶助金; 只是,若某些群體不是靠真才實學致富,而是靠關係致富,就難免引起非議與不滿。 若這些少數權貴的發家致富是以損國損民的「尋租」方式(Rent Seeking)得來的,就更難令人心服了。更何況,這些尋租行為常會加重人民的生活成本。顯見,要談族群或國民團結,首須去掉這些有害無益的劣行。

来源:2010年7月9日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登入为: admin
探索与研究/探索与研究:新經濟政策濟強扶富?.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1/13 14:2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