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建议为文革的经济发展正名!(一)

作者:龙行天下890 发布时间:2015-05-28 09:07:55 来源:民族复兴网

强烈建议为文革的经济发展正名!(一)

9519e61943904a2d2679a4d1e843ca65.jpg

究竟是“濒临崩溃”还是迅速发展

 有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看成是毛泽东时代的完全失败的典型例证。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说法是:“文革”时期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还有的说“长期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等。是也、非也?对此重大问题发表意见、澄清事实,应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

客观事实不容抹刹

其实,要正确说明“文革”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困难的事情。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将“文革”后的中国经济状况与“文革”前的1965年相比较。

人们知道,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共和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之一,当时大多数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1965年中国经济形势虽然很好,但那主要是调整、恢复的结果。

7fc65b56de13c59c74c837d6afcab8b2.jpg

1960年,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欠收,人民食物供应不足;苏联片面决定撤走专家.撕毁经济建设合同,更加重了我国经济困难。图为1960年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进入塔里木盆地开垦荒芜的戈壁滩。

6f18daa7aedc87146c3a59f898971f87.jpg

1960年初开始的大庆石油会战,是我国独立自主开发建设大油田,加快石油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0cbc082cfe26c6b686e4c211c358e8bd.jpg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5adb772a2066b3db5815ead1b5406af3.jpg

咱们工人有力量

aee0dd13aef0248aa88a10748ecedbea.jpg

1964年冬,“铁人”王进喜(左二)深夜在大庆油田的井台上和工人一起工作。雪印摄

2457996fd16fd3c39ca01c09ce00b074.jpg

在大庆会战初期,“铁人”王进喜为了保住钻机,不顾左腿重伤飞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奋战三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

f8ed90b1b95e41d9bdb1e3affa566f76.jpg

1970年初,已经成为大庆主要领导的王进喜(右)仍和工人一起在油田奋战。1970年11月15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进喜逝世,年仅47岁。

自从“彻底否定文革”以来,人们对当时的经济建设成就讳莫如深,政坛上对“文革”期间的事情采取“报忧不报喜”、发展数字宁抑不扬的做法。即使如此,依据国家统计部门所公布的数字仍能看出一些真相:止于197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这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递增率达6.8%。

c0a4559f046ef25021b12ac0ddcae984.jpg

89552040af12e8a5849bfd8898c1a15a.jpg

主要产品的产量更是大幅度增长,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例如:钢产量达3178万吨,原油产量达10400万吨,原煤产量达61800万吨,粮食产量达30475万吨,它们分别是1965年的2.6倍,9.2倍,3.09倍,1.6倍。①这样的增长速度从哪方面能说是缓慢呢?如果说“文革”时期经济发展是“停滞不前”,那就是说它比1965年没发展、没变化,这岂能是事实!

①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4)》。

38b4bb59bf419a1f6d11d1cb5c4ba05a.jpg

告诉孩子们,本钢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6ee43dc49dec2bcf9790006ee6f6e1d8.jpg

谈到“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还有两个重要情况值得指出:其一,当时是在没有任何外援、借贷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建设的。中国在1968年就全部还清了公债,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国家。其二,当时经济发展是没有任何“泡沫”和虚假现象的。人们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长大多年份高达百分之八、九,然而这其中仅银行不良资产就达百分之三、四十,还有大量的资源浪费、“豆腐渣工程”、腐败成本等,而这类现象在“文革”时期是极少见的,因而更加真实。

540ba3d8058b2278fe1b56c8591fc441.jpg

有人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试问:当时全国没有任何企业倒闭,没有一年农业减产,没有金融危机,没有通货膨胀,没有产品买不出去,没有工人下岗失业或发不出工资,经济总量年均增长6.8%以上,世界上哪有这样的“濒临崩溃”!所谓“长期发展缓慢”究竟有何根据!

4cf8ac048565c817023ee217fb78a6ad.jpg

1970年8月份生产的一批小型手扶拖拉机出厂。

aecfc06b7cebdec4efaea8ec80f9f961.jpg

新型手扶拖拉机在田间试验,那时候是人民公社,土地集中,可以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科技化不是说着玩的。

按工农业总产值计算,1966年至1978年年均增速是8.5%,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之后的1979至1981年6.7%的增速。有许多经济指标,如煤、石油、钢铁、发电量、机床等产量增速更是超过改革之后。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9%,远远超过1979至1981年年均负1.7%的增长速度。如果说“文革”期间经济“濒临崩溃”,那么改革之后的1979年至1981年经济岂不更是“濒临崩溃”吗!

e99220c3983aeca6a8a77ec8d78df09a.jpg

人民画报1974年第12期,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广大职工干部认真贯彻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与有关兄弟工厂、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使用部门大力协作,试制成功我国自行设计的单机4000马力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并成批投入生产。

a8577c4635df98105eda6849d6d143c0.jpg

人民画报1974年第12期,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内燃机车

有人说:“自从1957年以后,中国耽误了二十年”。还说“十年动乱使中国经济步入低谷,进一步扩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事实真的如此吗?

c445ff855f548041a7fcd692ebe2163c.jpgeb7870bf8e9f9cb07fe4830ae25ee7af.jpg

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的时间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达6.5%;而同期世界的增长速度是3%,美国是4.3%,日本是6.7%,英、法、意还低于美国。这就是说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同期的2倍多,远远高于美、英、法、意等,与处于高增长期的日本差不多。从主要产品的产量看,50年代初中国都排在世界工业国家的大后面,而到了1978年钢产量就超过了英、法、意,成为继美、苏、日之后的第四位国家;石油由过去有名的“贫油大国”而一跃成为基本上自给的世界“第八产油大国”。其他如:原煤跃居第三位;棉纱产量跃居第一位,发电量跃居第七位,粮食产量跃居第二位,棉花产量跃居第三位等。

27bf2a47b9b783c70fec0c95c8173976.jpg

开滦煤矿

57acbb924eb2b5389a2650ffb6b04fab.jpg
青海毛纺厂

450396a2df1f5bdbe26a3868ea1f45f4.jpg

fcbe9577f192100a4bad64ed63fe1cb4.jpg

42bf75bea7cc50aec1be890edb34d5d0.jpg

1f4b93f504293e23a1b3899fe2a0034b.jpg
事实充分说明,从50年代以来的中国的一直是迅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而关键性的建设大都在文革期间。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差距从没有拉大,而是逐渐缩小。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以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路程。所谓中国“耽误了二十年”从何说起!

ed97897db61fe8672e4d388ac3e60593.jpg

1971年人民画报第9期,大连石油七厂自行设计制造的一套合成润滑油装置。

70年代,西方国家进入新~轮的经济危机,美苏两霸冷战不断升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普遍趋缓,但这时中国在“备战”的拉动下投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据韩德强《中外对比五十年》中提供的材料,1965年至1985年西方国家GDP年均增长率是:美国1.34%,英国1.6%,西德2.7%,日本4.7%。其他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7.6%,韩国6.6%,香港6.1%,印度1.7%。而同期中国是7.49%。可以看出其中除了新加坡、韩国、香港与中国速度接近之外,西方发达国家和印度等都远远低于中国。所谓中国“经济发展步人低谷”、“扩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等等纯系一派谎言。

0acd172ea4895444aebf4d975405c8b1.jpg

他们的干劲来自哪里?来自大公无私,来自对国家的认同感.

378efa1c44f32b9a09016195daea7a5c.jpg

49380c739a1eb64213d0f22471835ee2.jpg

e9cd62ad926302dd74ecf3ffa01b283f.jpg

838e872a806c6793e1bcfef37d49e01f.jpg
a9e1180f5a03b69d25e3e31174fbcb94.jpg
人民画报1972年第5期,公社社员收割小麦

7217f2fe327f570ed2355b63c9225950.jpg
人民画报1974年第2期,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
经济发展有时候并不是单凭产值增长率所能完全说明的。让我们回顾一下在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所有的许许多多大事情,所创造的雄伟业绩,也许更具有其真正的意义。

dd0d15146331ffe8dc3d291ca9271600.jpg60d4663dbf0fd7894de44bcc526e66d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