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怨让国阵摇摇欲坠

《当今大马》2008年4月10日 傍晚5点37分

3月8日的大选,有人形容它是一场海啸,也有人指称它是国内的大地震。无论怎样的形容,大马的这次大选的确是国阵政府自1969年大选以来,首次蒙受重大的挫折,除了不能收复由回教党控制的吉兰丹州政权,还意外失去4个州属的执政权。它也同时失去国会的三分之二控制权。

由首相兼国阵主席阿都拉亲自领军出战的国阵,在222个国会议席中,仅赢得140席,而反对党则取下82席。其中由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领导下的公正党,赢得 31席,民主行动党获得28席,回教党23席。此外,在反对党联手下,更在吉隆坡联邦直辖区以狂风扫落叶之姿,把国阵杀到屁滚尿流,只剩下一个国会议席。

大选之前,坊间已流传华裔和印裔社会对国阵政府不满,要狠狠教训国阵,特别是巫统党内的极端分子。

华裔不满华社长期以来受到的不公平施政对待,这些政策包括:华文教育和深造机会均受到当局的严重压制。数十年来,即使大城市华人人口增加,却未见有任何新华小的设立,而马华领导层所谓的“力争”,却未能有效地给国内任何一座城市新增一所华小。

大都市的华裔家长,根本没有机会把儿女送到华小接受华文教育。此外,华商在工商领域完全失去发展空间,难有机会承接政府工程,一般华人也难以进入除了老师以外的公务员岗位,马华和民政党却无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被华社讥为巫统的保镳。

国大党的处境也和马华同病相怜,印度庙被拆除,使到笃信神明的印度信徒对政府大起反感,兴权会的活动屡屡受到当局的压制,加上印度人经济地位每况愈下,这一连串的问题,更让原来已对国阵不利的政局更加险峻。

至于大城市中下层的马来人,目睹一些巫统和国家领袖的滥权、贪污和照顾朋党和实施裙带关系,使到国家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而贫穷的马来人依然未能在国家推行的各项经济发展计划下受惠。这些久积的闷气和怨气,渐渐地形成一股反抗国阵的心态,导致大城市许多马来人,包括小商、小贩甚至公务员等,也投票支持反对党,以表示对国阵政府的不满。

国阵成员党,尤其是巫统一些青年领袖在大选前的嚣张态度,以及巫统与马华的当权派,在大选前为准备即将来临的党选,不惜排除异己,临阵易将,安插属于自己阵营的人马上阵,把一些多年来服务良好但属于异议分子的党要一一除名,造成本身的政党大分裂,甚至同床异梦。

又如,已在槟榔屿建立政治桥头堡将近四十年的民政党,也因为在大选前,随着原任首席部长许子根舍州攻国,却未能当机立断宣布未来的首长人选,结果造成民政党内乱,而且民政党领导层的优柔寡断作风,也让选民大失所望。

这些情况都是造成国阵败北的原因。可惜,当局者迷,国阵成员党在蒙受重大挫折后,个个才如梦初醒,原来低估了反对党,尤其是安华的影响力。反对党在安华的运筹帷幄之下,取得突破性战绩,可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今,前副首相安华卷土重来,造成国阵政权摇摇欲坠。巫统党内正酝酿着权力斗争,前任首相敦马哈迪和一部分巫统领袖,公开向现任首相阿都拉施压,要后者辞去首相职位。今天,国阵只要有30名国会议员跳槽,或退党,连续执政五十年的国阵政府就要一夜之间垮台,摇身一变成为反对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