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使看世界(三):对美要既防范又合作

中国资深大使、中国前驻新加坡、泰国大使张九桓


http://paper.wenweipo.com 文汇报•[2011-12-16]

张九桓近日到访本报举行座谈会,谈到从今年的南海风波看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和中国的应对外交,中国对美应采取既防范又合作的策略,并继续维护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

他指出,2011年亚洲地区的形势总体保持和平、稳定、发展和合作的势头,但是局部地区出现紧张,特别是南海问题较突出。这次南海风波有这样几个特点:

南海风波成为国际热点

一是延续的时间长。从今年4月菲律宾向联合国提出反对中国的九段线,到越南在南沙北面海域和我国海舰船发生摩擦,到11月奥巴马在东亚峰会上继续大谈南海问题,南海问题几乎贯穿了今年全年。

二是介入的国家多。除了越南、菲律宾,还有其他东盟国家及本地区以外的大国介入,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三是触及的问题深。美国表面上只谈南海地区的航行安全和自由,但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中国的九段线。同时唆使其他国家来反对中国的九段线。

四是媒体炒作报道广。正因如此,此次风波在国际上造成的影响比历次在南海地区所发生的事件都要大。

他认为,尽管从烈度和强度来说,这次南海争端无法与74年的西沙之战、88年的南沙之战、95年在美济礁的对峙等相提并论,但此前的几个事件仅限双边,这次却成为地区甚至国际上的热点问题。

美国延长霸主地位的战略

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

一是越南和菲律宾试图利用这次风波,借国际上的力量,特别是美国的力量给中国施压,以便巩固其在南海已经取得的利益,甚至扩大在南海的利益。

二是美国试图借越、菲等国的闹腾,把南海问题闹大,挑拨并牵制中国和东盟关系的发展,为它重返亚洲战略服务。

因此美国在南海问题推波助澜不是孤立的,是它重返亚洲战略的组成部分。从2009年以来,奥巴马就把美国酝酿了好些年的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付诸实施。说重返 其实并不准确,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洲。在东北亚,美国利用天安号事件、钓鱼岛事件、延坪岛事件,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拉紧了同日本、韩国的同 盟关系,同时离间日、韩与中国关系。美还加大了对蒙古的投入,成为蒙古的「第三邻国」。在东南亚,奥巴马、希拉里一改其前任做法,频频访问东南亚国家并出 席在东南亚举行的各种会议。特别是去年10月在河内,希拉里高调宣布美国介入南海问题。而此前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是一直标榜中立,谨言慎行的。在南亚,美国 与印度搞核合作,承认印度的核地位,并支持印度入常,利用这两条来拉拢印度,鼓励印度继续实行向东看的政策,参与发挥对亚洲的领导作用。但印度不是美国可 以左右的国家。

美国在实施上述举措时,采取「多管齐下」的做法,打的是「组合拳」。军事上,他拉紧了5组同盟关系,即美日、美韩、美菲、美澳新(西兰)、美法澳新(西 兰)泰菲。经济上,搞起TPP,与现有的以东盟为主导、以10+3为主渠道的东亚合作机制分庭抗礼。政治上,美国继续用人权、民主这些「普世价值观」在亚 洲地区进行「颜色渗透」。最近希拉里访问缅甸,这是50年来访缅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美方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诱使缅朝着西式民主演变。但缅是个独立性很强 的国家,是不会轻易就范的。

张九桓大使不认为美国这种做法是一种有着足够的力量继续在世界扩张,和继续朝更高顶峰迈进的战略,而是一种在遇到困境、走下坡路时所采取的补救性的、以攻为守,尽量延长其霸主地位的战略。是新兴力量崛起和西方遇到麻烦的背景下的一种战略转移。

中国应以和平协商化解分歧

中国外交是清醒的。所谓重心东移的问题已经议论了多年,只是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现在人下来了。所以今天这个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并不突然,可以说大体是在 学界和外交界的预料之中。他认为中国对于当前现状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中国不随着美国的节拍起舞,不搞中美共治,也没有针锋相对,见招拆招,而是继 续坚持既防范又合作的方针,还是以两手对两手,该批评的批评,合作还在深化。对周边国家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互信,友好合作的政策。在南海等 有关领土争议问题上,中国坚持既维护主权、又维护稳定,以和平方式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的分歧。

张九桓认为,近年来周边形势虽然有些紧张,但总体没有偏离和平发展大方向,挑战者看似「色厉」其实「内荏」,只要中国保持清醒头脑,不受迷惑,不为所动,对内办好自己的事情,对外争取维护一个稳定的周边和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就能不断向前推进。

(大使看世界系列文章之三)

登入为: admin
2010年妙文共享/中国大使看世界(三):对美要既防范又合作.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12/26 12:1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