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克里米亚的战争与和平

  • 2014/12/20 10:38
  • 来源:南方周末

\
 

在塞港的一座纪念碑前,俄罗斯军队仪仗队在准备一个仪式。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编者按:年轻的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服役。当地人认为《战争与和平》的灵感就诞生于此。今天,刚刚经历了变革的克里米亚,正在上演现实版的“战争与和平”。

240万人口,塞瓦斯托波尔和雅尔塔两座城市,“公投”加入俄罗斯,这就构成了外界对于克里米亚半岛几乎全部的印象。翻开历史书,看到的是160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以及二战惨烈的克里米亚战役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军人、纪念碑、长明火就是这座城市最明显的标志。当地海军学校的教员奥尔佳指着整个塞瓦斯托波尔海湾说:“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鲜血!”你若是问她,难道塞瓦斯托波尔就没有浪漫的记忆?她一定会给你背诵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诗人丁尼生的名篇《轻骑兵的冲锋》。不幸的是,这首诗所反映的克里米亚战争在塞瓦斯托波尔巴拉克拉瓦山谷里的一场战斗,以英国轻骑兵们遭遇惨重伤亡而告终。

在雅尔塔,人们在列宁的雕像下翩翩起舞,沿着“列宁海滨大道”散步。半山腰的里瓦迪亚宫俯瞰着黑海,俯瞰着轻松愉快的游客们休闲、购物。1945年2月,这里戒备森严,雅尔塔会议在里瓦迪亚宫举行,从而一举奠定了国际政治中延续至今的雅尔塔体系。不过,对于历史爱好者们来说,里瓦迪亚宫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至今仍旧坐在会议大厅里供游人拍照的三巨头,也在于它与俄罗斯历代沙皇的紧密历史联系。这座由意大利人设计的精巧行宫,出于某种不明的原因,把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家族姓名的缩写刻在了漂亮的希腊式门廊拱券上,联想到十月革命后尼古拉二世全家死于非命的历史,每个漂亮的拱券都像是早已刻好名字的灵位。

 

\
 

塞港的黄昏时分,市民喜欢在海边看日落,运动,谈恋爱。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
 

塞港的海堤上,一位俄罗斯女孩在售卖鲜花。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
 

在塞港的一个旅游纪念品店,一些印有普京光辉形象的衣服特别好卖。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任何来到塞瓦斯托波尔和雅尔塔的外人,都会被告知俄罗斯与它们的紧密联系。“年轻的列夫·托尔斯泰在塞瓦斯托波尔服役。”奥尔佳对我说。她认为托尔斯泰在这里获得了《战争与和平》的创作灵感。在军事色彩没那么浓重的雅尔塔,另外一位文豪契诃夫则静静地度过了自己生命当中的最后五年。从托尔斯泰到三巨头,塞瓦斯托波尔和雅尔塔与俄罗斯的大历史紧密相连。在克里米亚“公投”之后,俄罗斯政府立刻组织起了“寻根”之旅,大批俄罗斯游客前来克里米亚。

但是再多的俄罗斯游客,也无法掩盖塞瓦斯托波尔的萧条。“公投”之后紧跟西方的制裁,让乌克兰和西方所有的银行、饮食、交通以及旅游机构集体撤出半岛。清晨到黄昏,塞瓦斯托波尔进港的民船屈指可数。来自西方的游客数量急剧下降。游览塞港的小游船招揽不到游客,只好停泊在岸边。最后,能够载客20个人的游艇在搭载了包括南方周末记者在内的四人之后,徐徐出行。百无聊赖的船长驾船在港口里晃荡了一圈又一圈,把停泊在港口里的俄罗斯黑海舰队半数舰艇展现在记者镜头之下。经过查证,它们全部在苏联解体之前建造完成并下水服役。与这些舰龄至少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上的军舰构成另类对比的是塞瓦斯托波尔各个市政机构前排队的居民们。他们一如苏联时代排队购买面包那样,耐心地排队更换护照和社保信息,实现从乌克兰公民到俄罗斯公民的身份转换。一切都在市中心高地耸立的列宁像注视下进行着。

 

\
 

在克里米亚的塞港,一辆电车驶过一座纪念碑。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
 

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口,停泊着一艘俄罗斯海军的潜艇,塞港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基地。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
 

在克里米亚的塞港入港口,时不时都会有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军舰入港。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
 

塞港的海边,人们正在吹海风晒太阳,2014年3月18日,克里米亚半岛正式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后,塞港船只的国旗全部换成了俄罗斯国旗。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责任编辑:Zang Maa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海疆在线无关。

欢迎转载海疆在线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海疆在线:http://www.haijiang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