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红旗”招展

施洋施洋席亚洲席亚洲

2014-07-27 10:40:56

本周,中国军队最新的反导试验让反导作战又一次成为关注焦点,因为通报语焉不详,猜试验就成了媒体的“集体行动”;习大大的南美行,为中国军工带来了不菲的订单;而在巴勒斯坦,虽然停火让当地人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可是在新式武器“关照”下的和平能维持多久,显然不容大伙儿乐观。

红旗招展

23号,中国国防部宣布进行了一次反导试验。由于公布的信息简略含糊,关于试验的推测也五花八门:有的说是用“红旗-9”进行的反战术导弹试验;或使用同前两次反导试验一样的“红旗-19”;还有人猜测这是一次更大型的新型拦截弹试验;昨日美国五角大楼则猜测中国进行的是一次反卫星导弹飞行试验。

唯一能确认的暂时只有试验地点:根据禁航通告推断,此次导弹测试地点位于我国西北,试验过程中,位于库尔勒的大型相控阵雷达扮演了重要角色。

网友推测的反导试验示意图

网友推测的反导试验示意图

历次反导、反卫星试验中,都有人观测到奇异天象,但此次却并未出现。从这个角度看,五角大楼所说的“未打击实体目标的飞行试验”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

既然无法准确推测,且让我们借此机会了解一下世界反导赛场上中国队的特色。

全球反导系统的三个主要研制国是中、美、俄,此外还有以色列、印度这样的“特色国家”。欧洲研制的一些导弹也具备拦截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但它们既不成系统又缺乏需求,故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在三个“种子选手”中,遥遥领先者无疑是美国。目前美国已经部署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反导拦截系统,包括海基拦截弹“标准3”,拦截中程导弹的陆基THAAD,对抗洲际导弹的GBI,保护盟国和海外驻军基地、主要对付短程导弹的“爱国者3”系统……为了发挥这些武器的作用,美国还不惜巨资发展了多代预警卫星和远程监控雷达。

总的来说,美国的反导系统是一种剥夺对手反击能力的“强势反导”,其核心要点就是将反导系统尽量前推,恨不得部署到对手家门口。美国在东欧和亚洲部署的导弹和预警雷达,都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苏联曾经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反导系统,但今日俄罗斯已经沦落到证明“我曾经阔过”的水平,俄罗斯虽然还在升级这套系统,但暂时连恢复苏联时期的功能都做不到。

俄罗斯反导卫星预警系统由于缺少卫星已经形同无效。反导监控的地面雷达也因苏联解体遭到严重破坏,由于原本部署在东欧加盟共和国的雷达站被废弃,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西方来袭的导弹几乎完全失去警戒能力。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投入巨资在境内新建了5座雷达站,才勉强恢复了对俄罗斯周边的导弹预警。

2004年,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租用的一座苏联时期的预警雷达燃起大火,周围的哈萨克斯坦士兵却只顾看热闹玩笑

2004年,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租用的一座苏联时期的预警雷达燃起大火,周围的哈萨克斯坦士兵却只顾看热闹玩笑

至于拦截导弹,苏联时代遗留的、以核弹头对抗核弹头的“橡皮套鞋”依然是其主要武器。S-300导弹虽然具备反导能力,但拦截洲际导弹的替代者,直到前阵子试射的S-500导弹才初见端倪。

俄罗斯的A-135反导系统的“橡皮套鞋”导弹,支撑俄罗斯天空的依然是苏联时代的“遗产”

俄罗斯A-135反导系统的“橡皮套鞋”导弹,支撑俄罗斯天空的依然是苏联时代的“遗产”

不过,俄罗斯反导系统最明显的问题就在于未能研制出KKV动能杀伤器。这使得它在技术上直接落后了中美一代。话说回来,坐拥世界第二核弹储备的俄罗斯一点儿也不好惹,这套反导系统只要能装,一时半会儿就够用了。

中国的反导系统研制起步很早,几乎和美苏同步。在本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预警雷达系统,近年来还构建了自己的天基导弹监视系统,具备了与美俄同级别的导弹监控能力。中国的另一个重大成果是研制了KKV杀伤器,确保与美国同处反导第一阵营。

外界通常用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示意图来推测中国同类系统

外界通常用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示意图来推测中国同类系统

中国的反导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拦截洲际导弹,至于拦截中程和短程导弹,则通过引进俄制S-300和提升中国红旗-9导弹性能予以解决。毕竟中国的假想敌当中还没有哪一个能依靠中程导弹威胁中国——印度的中程导弹尚不成熟且技术落后,还不具备成为“威胁”的资格。

中国把重点放在拦截洲际导弹上,并非指望这种系统能够击退上千枚来袭导弹。它更多的是一种战略威慑,避免美国单方面拥有反导系统后带来的外交上的被动。

说到这儿,我们还是用跑马拉松打个比方,美国是跑在最前面的种子选手,曾经的第二名俄罗斯则因为摔倒之后伤了膝盖,被不停高速奔跑的中国甩在身后。俄罗斯缓步前行,喊着:“我也是会场里的选手,你们怎么都不理我”?在大家关注前三的奖牌争夺战时,还有个刚刚起跑的选手用带着咖喱味的英语叫道:“I’m guming!I’m de segend!”

拉美军备的笑与泪

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连续访问了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访问结束后不久,委内瑞拉就宣布向中国采购两种中高级教练机和多款两栖作战车辆。据报道,这次军售有价值5亿美元的地面装备,包括VN16两栖坦克,VN18两栖步兵战车、VN1轮式步兵输送车、SR-5型122/220毫米模块化火箭炮、81毫米和120毫米自行迫击炮等作战车辆;还有价格不详的一批战机,包括9架K-8VV和24架L-15教练机。

委内瑞拉媒体称中国曾向委推介单座改型K-8飞机,以增强其作战能力

委内瑞拉媒体称中国曾向委推介单座改型K-8飞机,以增强其作战能力

拉丁美洲国家在军备建设方面一向声音大、雨点小,这等规模的装备已经堪称“中流砥柱”。对于去年军费开支仅33亿美元的委内瑞拉来说,这更算得上是“大手笔”。

相比热闹的委内瑞拉,同样是习主席出访地的阿根廷,军方却十分安静。早在去年巴黎航展时,阿军就曾为引进中国JF-17“枭龙”战机甚至生产线,与参展的中航集团进行了不少接触,甚至阿根廷方面已经为自己生产的“枭龙”都起好了名字——“箭3”。中国国内关于向阿根廷出口歼轰-7A“飞豹”和配套反舰导弹的猜测也不绝于耳,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最后阿根廷采购二手“幻影F1”的消息传来,该国历史上第三次自制喷气机的努力就此告终。这多少令一些中国军迷感到费解。

虽然大家通常都用“穷”来概括阿根廷军购不积极的原因,但细究起来,阿根廷军队的钱包比委内瑞拉还要宽裕不少,该国去年的军费有43亿美元,而阿根廷军队员额只有7万多,比委内瑞拉还少1/3。委内瑞拉能大手笔地买武器,为什么阿根廷就做不到呢?

说到这,不得不提起查韦斯时期委内瑞拉的“大换装”。由于担心因西方制裁失去军备售后服务,委内瑞拉在2005年以后从非西方国家(主要是俄罗斯)采购了大批武器:192辆T-72B1V坦克,130辆BMP-3步兵战车,300辆BTR-80轮式步兵输送车,47门2S19型152毫米自行火炮、13辆2S23型120毫米自行迫击炮、12辆BM-30型300毫米自行火箭炮,多套S-300防空导弹系统,24架苏-30MK2多用途战斗机,10架米-35武装直升机,18架米-17运输直升机,3架米-26重型直升机……除了海军,委内瑞拉军队几乎全副“俄械化”。

委内瑞拉之所以阔气,除了急于摆脱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依赖外,依靠石油出口来支撑军费也是重要原因。委内瑞拉2005年军费比前一年猛增10亿,达到37亿美元,随后在2008年前保持了49亿、41亿、45亿美元的高位。财大气粗的委内瑞拉在装备选择时也心高气傲,中国武器这种“廉价”产品自然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广告做得好,不如俄国武器好”就是当时委内瑞拉的心声。

可经济危机带来的油价暴跌很快将委内瑞拉的“军购好时光”送进了史书。2009年委内瑞拉军费骤减12亿,2010年又再减8亿,2011年更是缩水到23亿。“人穷志短”的委内瑞拉一面向俄罗斯举50亿美元新债抵了旧账,一面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世界军火市场上“实惠”的代名词——中国制造。

不过,委内瑞拉的采购清单中也有一些特殊产品,是俄罗斯目前“缺货”无法提供的,如中高级教练机和中型运输机。正好中国生产的K-8和运-8便宜又好用,正合委方心意。在中委关系逐渐升温之时,委内瑞拉向中国采购了18架K-8VV教练/轻型攻击机和8架运-8F-200VV运输机,填补空缺。

现在委内瑞拉增购K-8和新置L-15教练机,就是顺理成章的回头客了。中国产品性价比优良,而且委内瑞拉也很难从其他国家买到高级教练机。再者,装备K-8VV的第12和15战斗机大队原本都承担防空作战的职能,L-15具备一定空战能力,还能超音速飞行,远胜于十几年前从欧洲淘来的二手F-5战斗机。至于两栖战车,为解放台湾设计的05系列显然要比只求横渡莱茵河的BMP-3强出许多。

委内瑞拉空军演示K-8VV的武器携带能力

委内瑞拉空军演示K-8VV的武器携带能力

阿根廷军队的故事要更复杂一些。1982年马岛战争之后,阿军陷入了目标明确但资金短缺的矛盾状态。马岛之战血的教训,使阿根廷万分渴求优秀远程战斗机和反舰导弹载机,但历次经济危机的打击使得阿军一直只能在便宜的二手战机和更便宜的二手战机之间做出选择。中阿关于武器采购的磋商,自然也脱不了这样的尴尬。

下面是笔者想象的“军售小剧场”:

阿根廷人在中华店边探头探脑。

中:啊,客官您上门啦?别不好意思,来来来,咱这买卖童叟无欺、价廉物美,可是在地球村里都出了名的……(扑通一声放下一本字典般的《华记军火目录》)

阿:不怕您笑话,咱家的飞机可有点老……你看这统共就11架啦,一半儿没雷达,当年揍过英舰的“超军旗”老胳膊老腿,都不知道能不能飞……现在英国都用不着派远征舰队,一艘45型过来我可就挡不住了……

中:您早说啊!瞧,咱家的歼轰-7A,一架就能挂4发导弹,一个团就是96发!别说一艘45型,就是皇家海军全军出动,一个齐射也能……

阿:这……俩发动机啊,还有这么高端的电子战设备……嘿嘿,不怕您笑话,我这预算可……

中:太贵?巴铁用的小“发财”(FC-1)你知道吧,配置可选,价格低廉,性能还不差,一个团高配可以防空,一个团低配专门制海,一次性买两个团还有折扣。巴铁用这换了他家的所有老飞机。别说你付不起,我查过了,去年你的军费也40多亿美元呢,不比巴铁少。最要紧的,我还能转让生产线,你看巴铁都能自己生产,出去“发财”啦!怎么着,你也来一套?

阿:……不是我哭穷啊,咱家从82年战败以后,军队就一直过苦日子,别看去年40亿,前几年一年20来亿的日子真是没法过啊。跟你们当年一样,我们军队也忍耐了很久啦。40亿也不够啊,你看巴西一年300多亿,军队也就那么一小撮,也和我一样用着A-4改装的战斗机当主力嘛……

中:嗨,巴西没要马岛不是?不过您话说到这了,那我也给您个痛快的,两个团飞机,带导弹,加一个组装厂,带人员培训,包教包会,总价20亿,这真心是跳楼大甩卖啦。如果您还嫌贵那咱可以分期付款,首付5亿,要是您实在没现钱,可以用矿山开采权抵帐,怎么样?

阿:啊呀……实在是太感动了,都说你们是良心卖家啊……这里是5亿。

中:(搓手数钱中……)

突然背后冲出一群阿根廷军人举着牌子:抗议工资不涨!不给钱就造反!(阿根廷1988年因军人工资问题发生过大规模哗变)

阿:……要不还是算了……

四不像的“导弹坦克”

昨天,以色列和哈马斯关于加沙地带12小时人道主义停火的协议正式生效。持续10天的以军地面攻势告一段落。这场短促的进攻行动不仅造成900多哈马斯武装分子及附带的“人体盾牌”死亡,还带走了27名以色列军人的生命。

在追求“零伤亡”和“非接触作战”的今天,以色列这种装甲车队进城的凶猛打法看起来有些食古不化,可却是巷战难题的唯一解法。2004年,同样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在进攻民兵据守的费卢杰时,也付出了82人战死的惨重代价。

作为世界上实战经历最多的军队之一,以色列国防军在此次行动中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其中一种基于旧式M48坦克改进的“导弹坦克”作为全新概念武器引发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关注

以军并未公开这款新型坦克的型号。它保留了原本作为主要火力的L7型105毫米线膛炮,对坦克的火控系统进行了有限升级,强化了观测能力。同时,坦克上加装了一整套“长钉-NLOS”非直瞄导弹系统,包括大型光电观察/瞄准系统和数据链天线,以及多达12枚射程25公里的“长钉-NLOS”非直瞄导弹。

为了容纳这套设备,坦克炮塔被明显加大,整个炮塔的后部都用于容纳这套系统。以军还专门为导弹的瞄准设备设计了一个升降平台以保证视野。12枚“长钉-NLOS”非直瞄导弹以6枚一组布置在炮塔尾舱内,发射架抬起后,从炮塔上方将导弹发射出去。

以色列新型坦克升起火控系统,可见其尾舱远远高出炮塔前端

以色列新型坦克升起火控系统,可见其尾舱远远高出炮塔前端

网友设想的以军新型坦克抬起发射箱,发射导弹的示意图

网友设想的以军新型坦克抬起发射箱,发射导弹的示意图

以色列军队向来有在装甲车辆上“堆砌”武器的传统,这是其面临的独特作战环境决定的。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后,以军的作战对象已经由埃叙两国的坦克纵队,转为哈马斯和真主党的游击大军。

城市巷战中,能够展开的部队数量有限,敌人的攻击则来自四面八方。坦克如要适应这一环境,首先需要全面的重装甲防护,其次是多样化的火力设置。在以军坦克上,多挺重机枪甚至小口径迫击炮都成了基本装备,以便打击不同方向的各类目标。这次堆上“长钉”,本质上也是要将这种“多样化”进行到底。

不过,这种新型坦克在使用上与“雌虎”、“梅卡瓦”这类巷战战车不同,25公里的导弹让它颇有些榴弹炮的意思,当然导弹的精度比榴弹炮高出不少,无论是端碉堡还是钻窗户,它带来的附带伤害都远远比不长眼睛的炮弹小,对于离目标不远的一线步兵,这种改变无疑是个好消息。

至于保留坦克的火力系统,似乎更多地是出于自卫考虑。过去,以军支援火力在进入加沙作战时,需要大量步兵保护,从而影响其推进速度与效率。这种新战车大大减少了对护卫力量的需求,只要少许步兵协助警戒即可。面对小股借助地道或者绕至侧翼的哈马斯武装,直接开炮的坦克比起拔腿就跑的发射车,显然更加值得信赖。

而根据12枚“长钉”的体积推算,炮塔内的冗余空间不多,火炮弹药基数不会大,想要用这门火炮去掩护进攻可能勉为其难。

本次巴以冲突,以军因为低估哈马斯的反坦克力量而蒙受了不少伤亡,未来的战斗中,更加“非接触”的战法和武器必然会更受以军青睐。当然,正如几十年来巴以冲突的惯例,无论多么强大的武器都无法浇灭失败者心中复仇的怒火,最终解决巴以问题,远远超出军事评论所能涉及的范围。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shi-yang/2014_07_27_250623_4.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陈轩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