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战后英国重施殖民统治和我国人民的抗争(1945.8月——1948.6月)

梁广河

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国际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世界上60多个国家、五分之四的人口都卷入进去,死了几千万人,结果是:德国、意大利、日本成了战败国,被打垮了;英国和法国成了一片废墟的战胜国,势力受到很大削弱,美国远离战火,大发战争财,成了超级强国,苏联付出重大牺牲,死了上千万人,最后消灭了德国法西斯,在战火中重生并在战后迅速发展成超级强国。战后形成了两个阵营的对立。

在区域方面—— 二战前,东南亚各国都遭受西方殖民者的瓜分和侵略,沦为殖民地:马来亚、北加里曼丹(砂拉越、沙巴、汶莱)是英国殖民地,印尼是荷兰殖民地,菲律宾是美国殖民地,越南、老挝、柬埔寨是法国殖民地。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一方面,.殖民宗主国形象跨了,旧殖民体系被粉碎了。另一方面,.殖民地人民觉醒了。面对日本侵略者,旧殖民统治者都投降或丢下殖民地人民,滚回老家去。殖民地人民只有遭受被奴役的苦难或者自己组织起来保家卫国。民族觉醒极大高涨,民族解放运动,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普遍开展。

在国内方面——大英帝国坚不可摧,殖民统治固若磐石的传统印象破灭,英国殖民统治体系被日本法西斯的枪炮粉碎了。当英军倒回马来亚时,局面已经同过去大不相同。人民普遍组织起来,要求独立的呼声,响遍全国。

但是,马来亚是英帝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英国不会轻易放弃—— 战前,马来亚就已经是英殖民帝国中最富饶的地区,贸易额超过非洲十七个殖民地贸易额的总和,同印度的贸易额相比,则是一半有多;马来亚三分之二的采锡业控制在 英国垄断公司的手里,绝大部份百亩以上的大胶园也为英资所有,这么一棵珍贵的摇钱树,它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实际上,从1946年至1951年这六年 里,马来亚确曾为大英帝国赚取了十七亿一千三百万美元的外汇,超过同时期英国在国内工业与贸易所获取美元的总和。在英国最艰苦的时期,马来亚协助它解决 了国际收支平衡的问题,致使英国免于负债,1952年到1957年的美元外汇,更是帮助英国转亏为盈。

日本投降前后,马来亚国内形势

1、日本投降,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欢迎人民抗日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以最高兴的心情和最隆重的形式,热烈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热烈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广大人民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张灯结彩,到处是红旗,到处是人海,热烈欢迎人民子弟兵--人民抗日军下山进城。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迅速进驻全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释放政治犯,维持公共秩序,没收敌产救济贫苦群众,保护各阶层群众的正当利益。 人民委员会在全国各州,包括新加坡及各个大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可是,却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机构,而且,委员会自订的任务只是临时维持治安与和平,并没有接管政权的准备。因此,差不多跟抗日军复员同时,各州人民委员会就无可避免也被英国的军管委员会所取代。

2、英国人指使特务煽动民族冲突,制造民族屠杀

日本投降后不久,英国军队就从印度开来重新占领新加坡和马来亚半岛。它使用极其恶毒的惯用手法,蓄意制造民族屠杀。日本投降前夜,日本人利用当时峇株巴辖县县长翁•宾•贾阿法(Onn bin Jaafar,即拿督翁)和当时的长刀队总头目基埃•沙勒(他吹嘘说戴上他卖的灵符,可以刀枪不入)策划和制造了民族屠杀事件。日本人通过这两个人武装峇株巴辖和麻坡的长刀队员,让他们去杀华人。事前,日本人偷偷宰了猪,把它扔进峇株巴辖甘榜巴眼色赖的伊斯兰教堂里,然后诬赖说是当地华人干的。在日本人的煽动下,受骗的马来人对华人异常愤怒。翁•宾•贾阿法和基埃•沙勒在日本人的指挥下,并在日军一个排的支援下,出动长刀队对华人进行大规模的屠杀。他们在峇株巴辖、新加兰、龙引、文律一带杀死了几百人,打伤数千人,烧了很多华人乡村的屋子。华人群众只好退进森林里寻求抗日军保护。几天后日本兵和长刀队逼近笨珍,几千长刀队员在日本兵带领下要进攻华人乡村。人民抗日军被迫反击。这一排日军全被歼灭,也有些长刀队员被打死。许多长刀队头目被俘虏。这一大屠杀事件的首恶分子翁•宾•贾阿法和日本籍警察头目也被逮捕。少数没有人敢出面担保的长刀队头目和日本籍警察头目被处决,那些亲戚朋友肯担保不再做坏事的长刀队头目,都被释放。尽管翁•宾•贾阿法罪恶昭彰,人民抗日军还是对他宽大处理,在他表示愿意悔改之后,将它释放了。在麻坡,翁•宾•贾阿法也煽动马来人袭击和屠杀华人。有一天晚上,约三千名长刀队员全副武装,拿着火把,浩浩荡荡度过麻坡河,向对岸华人发动进攻,后来在抗日军开枪警告后才撤退。英国人重返后,马上在霹雳的安顺、巴力、万隆、火较等地方挑动民族冲突。在森美兰,英国人指使特务把杀死的猪丢到峇都基基附近的回教堂,放谣言说是华人干的。当时任二独联络官的英军中校芬纳(独立后当了总警长),亲自策划了岩布、巴利丁宜等地的民族冲突。在吉打华玲,当时在那一带活动的一三六部队,其中有个队员是从印度空投来马的奥斯曼•杰哇,深入到各个马来甘榜进行破坏抗日军的活动,他们分发食品、衣物等收买人心,煽动说华人要杀马来人,在华玲古邦地区组织长刀队,杀了许多华人。在彭亨劳勿县的峇都打兰集市也曾发生民族屠杀事件。英国人通过在上述地区活动的一三六部队煽动马来人杀华人。峇都打兰的长刀队和峇都马林的长刀队一起向集市的人群发起进攻,造成许多人被残忍地杀害。

3、内奸莱特提出放弃武装斗争,解散人民抗日军,断送胜利的果实

窃据马共总书记的内奸莱特提出一条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解散人民抗日军,使马共放弃武装斗争,把实现民族解放的纲领降低为争取自治的纲领,从而断送了胜利的果实。当时为数一万多的人民抗日军,加上四五万的群众武装,如果迅速扩军,并转入抗英武装斗争,在英国人立足未稳,就象越南、印尼、缅甸那样宣布独立,历史可能就要重写了。

当时,日军要求与抗日军成立军事联盟——他们渴望继续战斗以对抗重返的英殖民军。他们准备好宁愿加入抗日军,也不肯成为战俘。这些明确的建议,从森美兰、霹雳及吉打的日军最高司令部传来。在柔佛,同样的建议来自中阶的日本军官,并因此而在马共州委员会中触发了激烈的辩论。持平而言,当时游击队中可以说是一边倒,希望向英国殖民军宣战及接受日军的献议。许多日本军营放出讯息,他们愿意转到我们这一边,并把大量的军火武器一起带过来。

例如,马共在吉打的军队领袖阿和,和该州的日本最高军官进行过特别的谈判,目的是为了在该区成立马共/日本的联合作战部队。在霹雳,谈判在日军位于太平的总部展开,日军代表是一位军衔陆军少将的高阶司令,而抗日军的代表是马共州委员会副书记爱克。日军的总部,过去都在新加坡,当他们的情报分析预测英国的军队将从马来亚的北部开始进攻,于是在几个月前把总部移来太平。因此实际上,马共霹雳州委副书记爱克是在和控制马来亚和新加坡整个日本军队的总司令直接谈判。

在这次会谈,这位日军陆军少将向爱克提出了向抗日军吉打部队司令提出的同样的建议。“如果你选择继续作战,你会得到我们的支持。”爱克毫不犹豫,立刻答应说,原则上马共将继续战斗。但是当爱克得知莱特已经下令停止武装斗争,他感到极度的沮丧。

日本的突然投降给了马共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整个局势扭转成马来亚人民的优势,然而却由于内奸莱特的误导而没有好好把握它,还把它给丢弃了,因此也断送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果实。

这里也谈一谈莱特是何许人物。莱特原是越南人,1930年在西贡读书时参加了印度支那共产党,是一个普通党员。同年他在西贡被法国殖民当局逮捕后叛变,后来由法国人把他送给了英国人,并经过特务训练后派到新加坡进行特务活动。马共在成立初期一直处于地下状态。在1934年,马共领导人不断被逮捕,组织曾经陷入混乱,同第三国际的联系也中断。就在这种情况下,莱特在1934年底或1935年混进了马共。1936年,马共召开第五次扩大的中央全会,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后来都先后被捕。1939年马共召开第六次扩大的中央全会,莱特就在这次会议上窃据了中央书记这个最高领导,直到他被揭发。在莱特的出卖下,后来的中央委员不是被捕、被驱逐,就是牺牲了。到1943年4月,马共中央实际上只剩下莱特一人。新起的干部对各方面不熟悉,这就在客观上方便了莱特长期在党内大搞阴谋诡计。

莱特破坏革命的罪行主要有:(一)把他所知道的重要机密,包括马共中央的重要决议和抗日时期各州地委会、抗日军各独立队司令部的报告书,全部出卖给敌人,帮助敌人疯狂进攻革命地盘,使革命蒙受严重损失。(二)出卖了1936年、1939年、1941年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扩大的马共中央全会产生的三届马共中央全部领导人;出卖了“九一”会议,造成大批马共和抗日军高级领导人牺牲;出卖了五批马共新加坡市委。在他的出卖下,马共的领导骨干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严重削弱了革命干部队伍,妨碍了革命经验的积累和革命队伍的建设。(三)故意提出危害革命的错误路线、错误方针、错误意见和散播错误论调,来破坏革命和造成革命队伍内思想观点混乱。(四)他还骗取了大笔革命基金(现款和黄金),估计叻币一百万元以上。

清算内奸莱特,是保证革命不再遭受致命的伤害,是对敌人的特务渗透手段的致命打击。正是由于这样,在马共清算了莱特以后,英国人深感无法再获取作为当时马来亚争取独立运动领导核心的马共的最高机密,它马上发动了对争取独立运动的全面进攻。

4、英国人恢复其殖民统治后,开始暴力镇压

英国人恢复它的殖民统治之后,就露出它的狰狞面目,采取暴力手段镇压我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例如:使用特务手段恫吓和企图绑架,迫使马来民族党第一任主席莫达奴丁•拉梭逃离马来亚。派辜尔喀兵杀害人民抗日军领袖霹雳的古标权。无理逮捕监禁抗日时期参加锄奸工作的抗日军人。无理驱逐总工会负责人卢成、《新民主》报编辑陈如旧 等9位领袖出境。引用“煽动法令”提控进步报刊,扼杀言论出版自由。出动军队血腥镇压反饥饿大游行,造成多人死伤。出动军队镇压纪念“二•一”五沦陷日集会,在柔佛拉美士杀害爱国志士十多人。出动军警暴力镇压、逮捕、杀害吉打居林橡胶园、霹雳仕林河油棕园、柔佛利民达橡胶园等的罢工工人。甚至到1948年6月,最后撕下“民主”的假面具,向马来亚人民进行全面的进攻。

5、英国人改变某些统治形式,以便继续保持其殖民地利益

英殖民部自1944年初即开始构思马来亚联邦的建议,并对发出公民权给各种族持更开明态度。

马来亚联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要求是,各马来苏丹必须同意让英国人改写部分与他们有关的宪法,而这涉及重新谈判他们个别与英国订立的条约。苏丹们激烈 反对,不只针对新的变更,也针对英国代表哈罗德麦克迈克尔(Harold MacMichael)爵士的高压手段。麦克迈克尔到马来亚,以为可以用尽各种明示和暗示的手段强硬地威胁苏丹。苏丹的不满之言一经公开后,马来人群起支 持他们的统治者。

尽管各党派要求自治完全符合成立不久的联合国有关非独立民族的议案:“限令拥有殖民地各国须发展治下各民族之自治,协助独立民族之自由与政治机构的 发展。”然而,大英帝国并不准备放弃对我国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它匆忙在1946年1月22日单方面发表“马来亚联邦”新宪制白皮书。

马来亚联邦白皮书的主要内容有:

(一)在政治结构上,9个马来土邦和槟城及马六甲联合组成马来亚联邦;而新加坡则单独成为皇家殖民地,由英国直接统治;
(二)马来各邦统治者将政府主权移交给马来亚联邦总督,以统一各邦的行政与发展;
(三)马来人自动成为马来亚联邦公民,而其他在马新出生,或在马来亚联邦成立前经已在马新居住至少10年的非马来人,都将获得公民权。

白皮书立即遭到马共及各民族爱国民主党团的反对,因为它并没有给予马来亚自治,实际上是恢复殖民统治,而且搞马新分治及剥夺各邦苏丹的主权。

另一方面,马来团体也在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的领导下更全面组织起来,强烈反对马来亚联邦计划,以维护马来统治者的主权以及马来民族的特殊地位,同时 反对给予非马来人公民权。1946年3月1日至4日,雪州马来人联盟(巫统)及雪州马来国民机构联合在吉隆坡苏丹苏莱曼广场召开一项全马马来人大会,由雪州苏丹主 持开幕。会上推举拿督翁为大会主席,出席者有来自四十一个马来团体(包括左翼马来民族党PKMM.、SABERKAS、回教改良派的泛马最高宗教理 事会及新加坡马来人统一机构)的三百余代表。会议的主调为:“加强和捍卫本民族的团结,以确保祖国和民族的安全及强大,以消除民族耻辱为己任”。拿督翁在 致词时也喊出汉都亚的名言:“不能让马来人在地球上消失”以及“马来人万岁”的口号。

同年3月29至30日,全马马来人大会在吉隆坡召开紧急会议,通过采取下列行动来反对和抵制马来亚联邦计划:
(一) 马来人杯葛马来亚联邦第一任钦差大臣的就职典礼;
(二) 马来统治者受促不要出席钦差大臣的就职典礼;
(三) 从1946年4月1日起,所有马来人都在袖子缠上黑布及在宋谷上缠白布,为期3天以示抗议;
(四) 所有马来议员受促抵制联邦议会和州议会的一切会议。

4月1日,英国政府强行白皮书的法律,把军管委员会的职权移交给文官领导的殖民地立法议会,并委定贞特为首任钦差大臣。可是,较早之前屈服于英国当 局的威迫而签下“自愿让权”的九位苏丹一致抵制贞特所主持的马来亚联邦成立典礼,马来人官委立法议员也全体缺席。紧接著,全国各地便爆发了—连串此起彼伏 的示威游行。在拿督翁所号召的游行队伍中,喊的口号是:“反对白皮书”、“马来人的马来亚”。后一句口号含有种族主义色彩,不符合我国多元民族的国情。因 此,就在全民的矛头对准英殖民主义者及其白皮书的同时,一些地区的种族主义者竟然在游行中展开排华屠杀活动,其中最严重者为劳勿流血事件,华人死者近百人 (引自《民声报》12。2。1946新闻)。

马来亚共产党也强烈反对马来亚联邦的构思。

在一片反联邦声中,英殖民当局顽固地执行它要以马来亚联邦的非军事机构来取代英国军政府,而新加坡则继续保持殖民地地位的计划。

6、各种爱国进步团体纷纷成立,蓬勃发展

马共根据当时的形势,采取了秘密与公开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从中央到支部,马共的组织都保持秘密,并以秘密组织为核心领导各种运动,这就使得英殖民当局不容易进行大的破坏。在当时,马共虽然能够公开活动,但英殖民当局并没有承认它的合法地位。马共充分利用当时的条件,设立公开的马共办事处,尽量开展公开活动,建立各种进步群众组织和开展大规模的公开活动,广泛团结和动员各民族各阶层群众起来争取自治和独立的斗争。这些群众组织是马共直接领导和在政治上给予很大影响的,具有争取独立的鲜明的政治色彩,成员总共约有50万名,加上他们的家数就有一百多万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六百万人的四分之一。

当时,马共拥有成千上万个经过抗日战争考验的优秀干部,并且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因此,很快就展示了强大的组织力和影响力。就在一年之内,马来亚人 民抗日军退伍同志会、马来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拥有四十多万名会员的马来亚职工联合总会、妇女联合会、2万多名马来族农民参加的马来亚农民阵线和华族农民组成的农民协会等进步团体,都在它的推动下纷纷成立。受印尼共产党和民族主义者 影响颇深的马来民族党(成立于1945年10月)、马来人祖国青年协会、马来醒觉青年团、泛马最高宗教理事会、马来觉醒妇女会,也分别在依萨莫哈末、布哈 努汀医生、布斯达曼、朱基菲里、姗霞的领导下出现在我国的政坛上,并且积极参与民族民主解放斗争。

除此之外,一个几乎纯由受英文教育的专业人士、公务员、侨生华人、印度和欧亚混种人所组成的“马来亚民主同盟”也于1945年l2月21日宣告成立。它 的主要领导人有:何亚廉、林丰美、余柱业、P,V.沙玛、林建才、郭平清(译音,即郭鹤龄)、约翰伊峇、狄古鲁斯等。这个组织发展得很快,翌年2月,便已在新、雪、 槟、霹四地成立了分会。

7、各民族人民为生存,为改善生活,为独立,广泛开展斗争

日本投降不久,1945年10月2l日就爆发了新加坡战后的第一次码头罢工。,丹绒巴葛(Tajong Pagar)码头的大约7千名工人拒绝上船工作。当时涉及了两个主要课题,要求加薪以及抗议船只运载武器给荷兰军队以镇压邻近的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民族运动。两天后,工潮使到新加坡的主要巴士经营者,新加坡电车公司( Singapore Traction Company) 停止服务。工人要求加薪40%及享有年终花红。

1946年2月15日,新加坡和马来亚各大中城市,十几万人开会及游行以纪念四年前的沦陷日,各地军管委员会竟然出动军警进行残暴镇 压,导致新加坡五名青年学生被枪杀,无数人受伤,马共新加坡办事处代表林亚亮(后来被英国人打了毒针释放,出狱没几天就死了)和数百人一起被捕,以及胡愈之等十君子遭驱逐出境;柔佛的拉美士也有十五人死于枪棍 之下。20日,全柔爆发总罢市、罢工、罢课,抗议“二•一五”惨案,丰盛港群众进行追悼游行,遭警开怆,四人死,数十人受伤。

越过长堤,在马来亚这一边,动乱的威胁更加日益明显。人民进行了反饥饿游行。妇女展开群众示威要求供给粮米以及政府拨出20元以救济他们的家庭免于饥饿。锡矿和园丘工人也上街要求工作,有工作的则要求更高的薪金。参与游行和示威的人数剧增得非常惊人。全半岛内的许多城市,随时都可能出现数千人在愤怒的游行集会。

1947年的一整年,工业不安宁的趋势日愈紧张。在新马两地,总共爆发了300次工潮。在这期间,罢工行动造成了70万人日的损 失,导致马来半岛的胶园和锡矿场,以及港口来往商船运输,遭受严重破坏。

此外,在这个时期,在泛马工人联合会领导下,十多万名印度族胶工参加了全国胶工同盟罢工,新加坡各行业工人,柔佛树胶工人,马六甲树胶工人,森美兰马口、波德申树胶工人,雪兰莪煤炭山煤矿工人、新街场锡矿工人、加影树胶工人,彭亨林明锡矿工人,吡叻锡矿工人、树胶工人、油棕工人,槟城码头工人,吉打居林树胶工人以及各州其他各种行业的广大工人都举行过多次罢工,为反对残酷剥削和野蛮迫害、改善生活和维护工人的基本权利而斗争。在工人运动的基础上,加强了各民族工人的团结。

在彭亨的淡马鲁、文打,吡叻的司南马、江沙、朱毛,吉打的阿罗士打、日得拉,雪兰莪的加影、乌鲁冷岳、丹绒加冷,森美兰的芙蓉、日叻务、瓜拉比拉,柔佛的麻坡、东甲以及其他地区,马来族农民也被发动起来,开展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提高了农民群众的革命觉悟。

以下着重介绍一下“各民族大联盟”和全马大罢市

针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宪制改革,1946年12月14日,马来亚共产党、马来亚人民抗日军退伍同志会、马来亚民主同盟、泛马职工联合总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农民协会、妇女联合会、海峡英华公会、雪州印度人联合会、锡兰淡米尔公会、雪州书记职工会、新加坡印度总商 会、新加坡书记暨行政职工联合会、中华总商会等党团,在新加坡成立“联合行动委员会”,一个星期后改名为“泛马联合行动委员 会”,陈祯禄被选为主席,秘书长约翰伊峇。行动委员会提出六项立宪原则:(一)新加坡包括在一个团结统一的马来亚之内;(二)通过立法议会的完全选举,以 达成马来亚的自治目的;(三)对所有定居并效忠于马来亚的人民,给予平等权益的公民权;(四)苏丹享有充份的主权及立宪君主的地位;(五)回教事务及有关 马来习俗的管理应由马来人自决;(六)鼓励马来人社会的进步。

1947年2月22日,马来民族党、马来醒觉青年团、醒觉妇女会以及青年行动团(GERAM),在马来民族党吉隆坡总部召开马来人代表大会,成立“人民力量中心”。

接著,“人民力量中心”与“泛马联合行动委员会”于7月在吉隆坡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总部开会,通过人民宪法十大原则,即是除上述六大原则外,再加上人 民力量中心所提的四项:(一)马来语必须成为唯一国语和官方语文;(二)外交事务和国防事务必须由马来亚政府和英国政府共同负责;(三)‘马来由’将成为 马来亚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称呼;(四)国旗必须包含红与白的色彩。 上述会议由依萨莫哈末主持,出席者包括陈祯禄、布哈努汀医生、约翰伊峇、林建才以及劳工总会代表陈路;民主同盟的狄古鲁斯(Gerald De Cruz)为大会秘书。

“人民力量中心”和“全马联合行动委员会”,结成了包括全国一切爱国政党、一切进步群众团体和一切爱国民主人士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两个组织开展各种政治运动,并制定了《人民宪法草案》。在这两个组织的号召下,各民族各阶层群众纷纷起来,采取集会、游行等各种形式,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并在1947年10月和1948年2月先后举行了遍及全国(包括新加坡)的空前规模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这两个组织和它们所开展的政治运动具有广泛的影响。

《全国大罢市宣言》

“各民族大联盟”(即:全马联合行动理事会–人民力量中心AMCJA-PUTERA)提出《人民宪法建议书》以取代英殖民政府“工委会”所拋出的《联合邦宪法草案》。

为了向英政府显示他们的《人民宪法建议书》得到广大人民支持,他们在全国各地举行集会、群众大会、示威等。可是,英政府对《人民宪法建议书》却完全置之不理,置若妄闻。

1947年10月20日,经华人商会的通力合作,各民族大联盟展开大罢市,在全国停止一切经济活动,作为引起英政府关注这事件的重要行动。 1947年10月6日,各民族大联盟发表了一篇《全国大罢市宣言》,呼吁所有把马來亚当作家园的人士,在1947年10月20日参加全马大罢市一天,表示抗议联合邦宪制建议。

1947年10月20日全国大罢市

他们选择10月20日这一天作为抗议日,是因为当天英国国会將开始举行秋季会议。据报道,这次国会会议將讨论马來亚的宪制进展的课题。 10月20日那天,从早上清晨六时直到午夜,所有支持各民族大联盟发表的《人民宪法》的人士,同意停止工作,从白天到晚上,整天都呆在家里不出门。

《大罢市宣言》指出:“我们要求你们停止工作一天,那是为了向政府表示,你们不接受政府修正过的宪制建议,而进行进一步斗爭,要政府接受《人民宪法》。10月20日,我们呼吁马來亚人民,参加我国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的政治示威行动。”

促使人民参加大罢市的活动,从10月7日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大罢市成功举行,以便向英国政府证明广大群众支持大罢市。 广泛组织民众

他们发出了极其详细的指示,教导人民如何举行大罢市。他们把举行大罢市的理由化成“大罢市的12个口号”,再把这些口号传达给大众媒体,发给所有参加各民族大联盟的政党,以及各民族大联盟所设立的全马30个中心,并翻译成各种语文,分发给人民,让他们充分了解举行大罢市的目的,并了解这是一项政治行动。 各州都成立了委员会,互相配合行动、策划如何进行大罢市的活动、成立宣传队、到访各甘榜、乡镇和城市、张贴标语和布条、分发传单,解释大罢市和《人民宪法》的意义。

大罢市当天情景

1947年10月20日,从清晨六时开始,整个马來亚如期举行了大罢市。各商家的商店大门紧闭。工人们停止到矿场、工厂、船厂、胶园等工作。农民不 到田里耕种,渔民不出海捕鱼,家庭主妇不到菜市买菜,年轻人不光顾娱乐场所。只有英殖政府部门照常办公,以及洋人商行和几间其他商店照常营业。 据估计,大罢市一天,英殖民政府就损失了四百万英镑。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英殖民主义者在马來亚的经济利益,是那么庞大。英国在马來亚这个殖民地所获 取的庞大经济利益,对二战后英国脆弱的国家经济是多么重要。難怪英国,作为宗主国,是多么不愿意看到马來亚早日爭取到自主权,而成为独立的国家。 独特的宪制课教育

根据各民族大联盟的看法,大罢市“是一个形式独特的政治教育”。它把宪制课题帶到了家家戶戶,让每个男女和儿童都接触到这个课题。甚至政府英校的四、五年级的学生都向老师询问大罢市的事。他们想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政府要反对它。

虽然,这次波及全马的大罢市行动非常成功,使全国经济几乎瘫痪,但是从另一角度來看,迫使英国政府改变宪政的努力,以失败告终。那是因为英政府始终 不接受《人民宪法建议书》,反而在1948年2月1日接受了《联合邦宪法建议书》,以取代《马來亚联邦》(Malayan Union)计划。

8、民族民主运动澎湃发展,新闻事业如雨后春笋

在民族民主运动澎湃发展之中,有不少民间团体如:马华记者公会、马来亚文化人联合会也及时成立。一些历史悠久的华人团体如大会堂、中华总商会,尽管 部份领导人都是中国国民党党员和干部,也在大势所趋之下,有限度地参加了斗争行列。例如:1946年2月7日,全雪侨领七、八百人在大会堂参加欢迎抗日军 领袖宋光出狱大会,还要求英殖民当局释放在拘留中的报人及抗日份子。当时的新闻事业也应运而起,除了全国性的《民声报》之外,地区性的有新加坡的《新民主 报》、《南侨日报》、《风下》周刊、雪州的《战友报》、怡保的《时代日报》、《怡保日报》和《大众周刊》、太平的《北马导报》,以及槟城的《火焰报》、 《新生日报》、《现代日报》、《现代周刊》,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

总结

战后和平时期,虽然只有2年10个月的短暂时间,但在马来亚争取独立的历史上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作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运动的领导核心,马共成立以来的几十年,也只有这2年多的时间是得到公开活动的机会。马共党员的数量,在抗日战争后期曾经发展到超过一万人,但在和平后期数量降到六千多人。马共党员的人数虽然很少,不像目前的一些政党动不动就号称有党员几十万或几百万。但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他们个个都是精华,都是先锋战士,都是可以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的人。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展现了极其顽强的战斗力、卓越的组织力和巨大的影响力。

第二、这个时期,我国各族人民在斗争的磨合中逐渐寻找到了各民族共同斗争的联合阵线的模式:即全马联合行动委员会与人民力量中心组成的各民族大联盟。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因,这个大联盟的组织模式是华印族力量联合起来,马来族的力量自己联合起来,然后两大联合阵线(全马联合行动委员会和人民力量中心)再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如果没有英殖民当局的破坏和阻挠,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必将取得巨大的进展,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必将真正成为一家人。因为这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是各民族在自愿基础上的真正的联合与融合。这完全不同于后来英国人刻意培植和扶持的种族政治:英国人把跨民族的进步政党全部封禁之后,大力扶持种族性政党。这些种族性政党都号称是自己族群的代表。他们经常挑动民族情绪,充当族群好汉,事情闹大了,就由头头们闭门协商,以各自的实力来瓜分财富和利益。因此逐步形成了:巫统一党独大,其他种族政党的头头都是民族英雄,而国家财富、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种族和谐都成了牺牲品。这才造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滞后,贪污腐败盛行,人才流失严重,民族关系紧张,种族和谐欠缺,互相不信任加剧的严重局面。

第三、争取独立的道路并不平坦,充满艰辛。当时,虽然超过50万的各民族各阶层人民被组织起来,超过一百万的群众被动员起来争取自治和独立,英殖民当局仍不肯让马来亚独立,而是出动军警,以暴力残暴镇压人民的和平斗争,造成许多群众被杀害。甚至发展到1948年6月,企图通过大逮捕全面镇压,一举扑灭争取独立的运动,因而爆发了遍及全国的抗英民族解放战争。并在长期抗英武装斗争的冲击下,不得不提前让马来亚联合邦在1957年8月31日独立。我国争取独立的道路是充满艰辛,并不像有些人宣称的没有经过流血,是所谓独立之父乞讨得来,是英国人开明的恩赐。

第四、这个时期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当时领导整个运动和斗争的各级领导人,都不过是些二十左右岁的青年,虽然他们缺乏斗争经验,但历史既然将重任付托给了他们,他们也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无愧于那个伟大的时代。面对着老奸巨猾的对手,面对着几十万英殖民军警,他们勇敢地率领了几千名独立战士,怀着鱼死网破的牺牲精神,硬硬撼倒了英国殖民统治。虽然胜利果实被别人攫夺去了。无论如何,我们的这些前辈们的勇气、他们的决心、他们的魄力、他们的胆识,永远都是后辈们学习的榜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