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民主同盟成立及其组织

《新加坡文献馆》31/03/13

作者/来源:杨培根(01-04-2008) http://www.merdekareview.com

1945年12月21日,新加坡成立了第一个走宪制斗争道路的政党--马来亚民主同盟。在二战后的政治形势下成立的民主同盟,是为我国独立自主作出贡献的进步政党;它是“一个人数少、声音很大、能量很大,在社会起一定作用”的政党(余2006:134)。

学者谢文庆对民主同盟成立大会的情况,作了颇为详尽的报道。他说,民主同盟是在新加坡成立的第一个政党,诞生于1945年12月21日,星期五晚上。

当天,新加坡北桥路(North Bridge Road)的“自由舞厅”齐集了500多人,参加民主同盟的成立大会。《海峡时报星期刊》简要地报道了这则新闻,就演讲者和出席大会者,这份报章这么报道:

“听众聆听了超过两小时的演讲。有九名演讲者,其中包括一名知名律师、两名共产党员、一名妇女及孙中山的一名朋友和国民党党员。他们都号召全力支持这个刚成立的民主同盟。在听众中,有30多名女性,三几个服役军人,还有一个和尚。”

参与者来自不同背景

这些人来自不同背景,报章?透露演讲者的姓名和身份;不过,举行成立大会的前几天,《海峡时报》已报道了会议议程和演讲者名单。演讲者是哪些人,已昭然若揭。

其中一名上台演讲者是马共驻新加坡代表伍天旺。另一名是妇女,叫李娇(Lee Kiu)。她是马共控制的“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成员,也是英国军事统治下成立的“新加坡咨询理事会”的马共代表。

国民党代表是陈祖南(Tan Chor Lam)。“新加坡马来人协会”代表是其主席阿都沙末,另一名咨询理事会成员是陈书然,后两人是民主同盟的筹委会成员。

民主同盟第一任秘书长林丰美发表演说,讲题是《马来亚的一个统一战线》。30名女性听众是全国妇联的会员。听众中出现“三个服役军人”,原来他们是刚到马来亚来服役的英军,但他们同情马来亚的反殖运动。报章上提到的知名律师,就是何亚廉,他是民主同盟筹委会主席。至于那位和尚,则不知是何方神圣。

在大会上,咨理会成员陈书然(右图)说,海峡殖民地立法议会并不能代表人民。他认为,咨理会成员不能代表任何人,因此呼吁成立一个马来亚的民主政权。何亚廉则承诺,要争取成立一个民主政府,如果有必要,民主同盟将向联合国提出上诉。

马共公开代表伍天旺也是咨理会成员,他赞成陈书然提出的要求,即争取成立民主政权;同时,他也呼吁大家加入民主同盟。会议结束前,他喊出的口号是:“马来亚民主万岁!”。

民主同盟的“八大纲领”

民主同盟成立大会过后,党负责人召开记者招待会。主席何亚廉欢迎同胞们参加民主同盟,强调党员不局限于受英文教育者。民主同盟提出了八点政治与社会改革纲领

民主同盟的成立宣言开宗明义地写道:“马来亚民主同盟欢迎所有爱好自由民主的人民,和我们并肩作战,争取政治和社会正义。我们团结一致,为建立更美好的新马来亚,一同向前迈进。”

民主同盟的“八大纲领”是:

一、 争取自治的马来亚,并留在英共和联邦内。

二、 成立一个民选代表所组成的立法议会。

三、 不论什么种族,性别,宗教和财产,年龄达21岁的公民都有投票权。

四、 完全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自由。

五、 进行教育改革,包括提供免费小学、中学和技能教育。

六、 实施社会保险计划,包括全国的免费医疗服务。

七、 改善人民生活水准。

八、 马来亚人就业机会一律平等,铲除肤色歧视。

民主同盟的“八大纲领”,和马共的“九大纲领”有相似之处;唯一的不同点是:民主同盟的政治目标是:“争取自治”,而马共的最终目标则是“建立一个马来亚苏维埃共和国”。(柏诗Purcell著:《马来亚的华人》第279页)

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还无法肯定民主同盟和马共的关系,情报局只能报道说:马共肯定积极支持民主同盟,尽管民主同盟提出的是令人感到惊讶的温和原则。

柏诗甚至在他的1945年12月1日至20日的日记中,呼吁英国军事统治政府(BMA)支持民主同盟,因为“民主同盟的宗旨和英帝国政策所阐明的目标,完全吻合。”

1946年第一次党员大会

民主同盟成立一个月后,就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那是在1946年1月20日。这次大会是为了选出第一届执委会,会议由何亚廉主持;大会一致通过,把筹备委员会全班人马,都选为第一届执委会成员。

在讨论章程内容时,一名党员建议,新加坡所有民主团体如新民主青年同盟等,应加入民主同盟。

大会决定,把入党年龄从21岁降低到18岁。有人建议,应成立自己的青年团,因为18岁以下的青年,受党章限制,不能参加民主同盟,不能成为党员。主席何亚廉答应考虑这个建议,但青年团后来并没成立,原因是新民主青年同盟可以代表这些青年。

在马来亚成立支部

党员大会召开过后不久,执委会就着手组织工作。何亚廉和林建才把精力集中在搞新加坡的组织工作。林丰美和约翰伊峇两人则北上马来半岛,宣扬党的目标和成立支部,他们随身带了民主同盟的《宣言》。

他们决定到北马展开活动,因为他们相信,全马(包括新加坡)应该通过民主程序选出中央政府;只要把马来亚当作自己的真正家园和效忠对象,全体公民都可参加选举。

林丰美北上在各地成立支部,强调“不论共产党还是保守分子”都可以成为民主同盟的执委,唯一的条件是必须真心诚意为建立一个民主自治政府而努力。他宣称:“我们的目的是组织一个民主统一战线,认为已了解和愿意以民主作为指导原则,为建立马来亚自治政府而斗争的人士,都可以参加。”

林丰美协助成立的支部包容了各路人马:有马共党员和马来国民党代表,也有英国军统(BMA)所成立的咨询理事会成员,还有妇女联合会、印度人和欧亚混种人协会,以及淡米尔文、中文、英文报章等组织的成员。

雪兰莪支部成立

在马来半岛成立民主同盟支部的过程中,马共和非共人士合作无间。雪兰莪民主同盟于1946年2月18日举行成立大会,由马共雪兰莪代表刘一帆主持开幕礼。

林丰美乘这个机会宣扬“统一战线”的合作精神,并抨击受英文教育者不敢挺身而出,加入民主同盟。他讥讽这些人士“一听到‘民主’,掉头就走;一听到‘马共’,就跑得飞般快”。

马共代表刘一帆

刘一帆代表马共衷心祝贺雪兰莪民主同盟的成立,他说:“马来亚民主同盟是为了在马来亚实现民主而斗争的组织。”

他接着举出“中国民主同盟”为例,指出马来亚民主同盟类似这个中国组织。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国内一个统一战线组织,由中国知识分子创建,目的是要把国民党和共产党联合起来,结束中国内战,以便实现国民团结与和平。

刘一帆这番话的目的,就是希望民主同盟在马来亚扮演类似角色。他一再重复地说,民主同盟也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他说:

“在马来亚,有许多民族在殖民体系下共同生活。因此,成立一个民族民主统一战线,极其重要。民主同盟在这个时刻成立和发展,是符合历史需要的,因为它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意志。所有热爱和平与自由的人士,不论来自哪一个民族或信仰,都应该热心参与,肩负起一些责任。”(见吉隆坡1946年2月9日《马来亚论坛》)

霹雳州欢迎会

1946年2月26日,马共霹雳州委举办欢迎会;在欢迎会上,林丰美“礼尚往来”,赞扬马共的纲领。有几个团体受邀派代表出席欢迎会。

马共霹雳州代表应敏钦对马共的《九大纲领》作了一番阐述,并呼吁马来亚人民团结起来,为争取成立自治政府而努力。

林丰美则宣布支持马共的纲领,他认为马共的《九大纲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过后,他和其他团体代表联名给马共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示支持《九大纲领》。这么做是为了贯彻统一战线的精神。

容纳各方人士

民主同盟更进一步在各州成立分部筹委会,筹委会容纳了共产党员和非共人士。

新加坡民主同盟总部的中央委员会,有刘一帆作为马共代表。民主同盟在槟城筹委会中,有马共属下组织的几个负责人,如:泛马工友联合会(PMFTU)的刘英强(Lau Eng Keong)、新民主青年同盟的何女士、妇女联合会的李芝蔷(Lee Chee Cheong)及马共党员杨志琼(Yeoh Tee Cheong)。

在霹雳州则有应敏钦,还有一名马来国民党代表。同样地,在柔佛、雪兰莪、和彭亨各州的民主同盟分部,都有马共代表。雪兰莪的筹委会主席是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司令。

1946年至1947年,活跃于霹雳州职工会的马共代表巴兰(R. Balan),曾参与霹雳州民主同盟的筹备工作。他说,二战结束前,马共就已决定参与非共产党组织的活动;马共指示党员以普通人的身份加入这些组织,报章则常把所熟悉的马共党员,称为马共代表。

第一届民主同盟执委会(1946)

民主同盟第一届执委会中,左翼分子占少数。右派和中间派人数比左翼分子多。当时,只有四名左翼分子,即:伍天旺、林丰美、林建才、约翰伊峇。其他六名执委,其中包括两名温和派,即何亚廉和哈新米。达喜(Hashimy Tahir)。剩下的四名是保守的右派分子,即:阿都。沙末、周炳炎、ER郭、陈书然。

后来,四名保守的右派分子全部退党,原因是他们不满马共党员的存在。为了填补空缺,约翰伊峇就填补阿都沙末的副主席空缺。执委会委任两人,即左倾的PV沙马和温和派的D.E.锡冬(Siddons)为执委。

第二届民主同盟执委会(1947)

民主同盟第二届执委中,左翼人士仍占少数,只有六人:余柱业、约翰伊峇、林建才、PV沙马、JKM陈、叶天峰。

温和派有四人:何亚廉、杨玉麟、锡冬、萧清风。右派则有五人:周纳炎、赛阿里曼梭、邱庭英(Khoo Teng Eng)、黄淑妹(Huang Su Mei)、翁姑阿都拉乌马。

在第二届执委会的选举中,何亚廉和约翰伊峇连任主席和副主席职。林丰美没参选,因为他已决定到英伦修读法律课程。温和派的杨玊麟(在1950年代,加入人民行动党)被选为财政,林建才则成了组织主任。

到了1947年执委会任期将届满时,又加了四名左翼人士。迪古鲁斯、郭鹤龄、丹姆、和乌斯曼支那,被委为执委。这意味着,在这个时候,左翼势力增强了。

第三届民主同盟执委会(1948)

第三届执委会,是民主同盟解散前的最后一届执委会,左翼人士第一次在执委会中占多数,共有八人,即:余柱业、约瑟陈、PV沙马、迪古鲁斯、叶天峰、奥斯曼支那、郭鹤龄、丹姆。

温和派只有七人:何亚廉、锡冬、周加松(Chew Kia Song)、马廉(SS Manyam)、PN梁(PNNeo)、萧清风(Seow Cheng Fong)。这时,右派人士早已退党,消失得无影无踪。

何亚廉和余柱业连任主席和秘书长职,副主席一职悬空,因为原本当副主席的约翰伊峇恰巧在澳洲渡假,没出席会议。会议议决,由执委会填补副主席和其他执委的空缺。

可以看出,民主同盟作为一个受英文教育者所组成的一个政党,最初容纳了各派系的政治人物。党领导层中,虽然左翼分子不占多数,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力。后来,右派分子因政见不同而退党,民主同盟则成了左翼人士和温和派的联盟,他们为争取成立自治政府而继续努力工作。

登入为: admin
2013年3月要闻精选/马来亚民主同盟成立及其组织.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4/01 18:23 通过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