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90后,已经开始读《毛选》了(二)

来源:风闻    2020-12-31

在杨昌济的教导下,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越来越成熟,不再轻易听信权威人士的意见,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

一师人才济济,和青年毛泽东一样优秀的人还有好几个。

萧瑜、蔡和森和毛泽东是杨昌济最得意的三个弟子,人称“湘江三友”。

萧瑜

萧瑜和毛泽东经常互相写信聊天、吟诗作对。

1917年,教员看到报纸上说有两个学生一起游历了全国,他就兴致勃勃拉着萧瑜一起,要在湖南下面的县徒步旅行考察。

徒步旅行这事没啥,很多人也能做到,但他们俩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们是一毛钱都没带,只带了雨伞和笔墨就上路了

那没钱吃饭怎么办呢?

运气好的时候,他们就帮人写帖子混口饭吃,运气不好,就摘点野果,或者只能饿肚子。

没钱住店,就只能忍着蚊虫叮咬在野外露宿。

等他们这番调查下来,两个人的衣服是破破烂烂像个乞丐一样,还因为看上去像是游手好闲的混混受尽了路人的白眼。

萧瑜自尊心重,有的屈辱他受不了。但教员却觉得收获满满,在底层的真实见闻,也让他深刻地意识到,光在学校里读书,脱离实际,最后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

两个人从这个时候开始,思想上就有了一定的分歧。

萧瑜终究是书生气太重,始终没有放下架子深入到群众中去。而毛泽东从此就意识到,无论做什么事,下基层实地调查人民群众都是第一位的。

那几年,中国动乱无比,又是袁世凯复辟,跟着又是南北军阀大打出手,搞得人心惶惶,和教员一起上学的学生,都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觉得自己生错了时代。

但有过生活体验的教员就一点也不迷茫,学校说要加强一师和社会的联系,他就开办夜校,教工人们读书。

袁世凯和日本签卖国的二十一条,湖南军阀施行白色恐怖不让人说话。教员就带着几个朋友趁夜色摸进长沙城,在城里发讨袁册子,让整个长沙城都为之沸腾。

1917年11月,有一群北洋溃兵逃往长沙,当时城中没有守军,大家都慌不择路要跑,害怕溃兵进城烧杀抢掠。

结果教员带着一帮学生,加上几个有真枪的警察,唱了一出空城计,愣是100多人缴了4000溃兵的械。

这一下毛泽东在整个长沙城都出了名,第一次用兵就打出这种战绩,就好比NBA的新人刚上场进的第一个球就是从自己篮筐把球直接丢对面篮筐里了,技惊四座。

正是因为有这种积累,后面教员创办《湘江评论》的时候,创刊号的目录都是这样的画风:

你们都闪开,这刊物我一个包圆啦!

除了萧瑜和蔡和森,毛泽东在一师还结识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朋友——李立三

1915年秋天刚开学,有个自称“二十八画生”的人到处贴传单,声称要找“不惜己身为国家者”的朋友,一起谈谈治国安邦的理想。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个帖子看着像知乎上的键盘侠,还是狂得没边的那种。

不过,有位来自长郡中学的年轻人,对这个键盘侠来了兴趣,专程上门去找这个“二十八画生”去了。

这个年轻人叫李立三,他要去见的“二十八画生”就是毛泽东,名字加起来二十八个笔画而故名。

青年李立三

两人刚一见面,毛泽东就滔滔不绝,把李立三都搞蒙了。

据毛泽东回忆,面对自己的滔滔不绝,李立三全程一言不发。就在毛泽东话语刚落,这个年轻人“哗”地起身,大踏步转身走了。

这场奇怪的“面基”,以毛泽东一脸错愕告终。

可毛泽东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话在李立三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据李立三回忆,当时自己面对着那位“知识渊博的大先生”,已经局促得说不出话了。

“我有点自卑”,李立三后来笑着对别人说道。

两人没想到的是,在这次小尴尬的3年后,他们的命运又有了交集。

从湖南毕业后,毛泽东经老师杨昌济的介绍到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每个月拿着微薄的薪水,冬天还得和几个朋友分一套棉衣,也为教授们不让自己蹭课而苦恼。

相比之下,李立三的苦恼要大不少。从学校毕业后,半是为了救国,半是因为生活无着落,李立三应征到护国军中当了一名文书,临行前他挥笔写下一首短诗:

浩气横牛斗,如焚痛国仇,诗书从此别,投笔效班侯。

然而,投笔从戎的慷慨豪迈被现实打脸了,参军一年来,李立三对军阀部队的腐败失望至极。

1919年初,李立三找了个机会从部队开溜,也跟毛泽东一样来“北漂”了。不过,由于筹不到学费,在北京转了好几个月的李立三一直没找到学校。

这时,一个相同的机会摆在了毛泽东和朋友们面前 —— 赴法国留学。

正是这次留学的机会,让毛泽东和几个彼此要好,又都非常优秀的朋友,彻底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到法国的合影,第一排中为萧子升